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妙难思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凌家滩的惊世发现证实任南泛红山文化理论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2-5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此外,据考古发现,凌家滩古聚落区以不同的台阶为界线,明显划分成四个功能不同的区域,具备初级的城市规划水平。据介绍,第五次发掘,可望发现更多有价值的城市元素,更有力地证明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凌家滩,是中国最早城市。

陶土谜团 再次发掘

凌家滩红陶土块遗址分布在今天的凌家滩自然村内,总面积约3,000平方米,平均厚度1.5米,呈梯形分布,

12#
发表于 2007-12-5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00712520385554417.jpg[/upload]
考古工作者日前在安徽凌家滩遗址发现5500多年前的玉质占卜工具,比殷墟的占卜工具早了2000多年。

  这3件玉质的占卜工具摆放在墓主人的下腹部,里面还有摇卦用的玉签,制作十分精美。

  安徽考古所研究员张敬国:这3件东西表明我们祖先在5500年前已经开始使用占卜这一套方式,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中国哲学思想都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和占卜工具同时出土的还有玉环、玉珏、玉镯、玉璜等玉器214件,其中一只88公斤重的圆雕“玉猪”的出土也格外珍贵。在墓中随葬如此丰富的重礼器,反映墓主人属于氏族里的“显贵”阶层,表明当时已出现明显的贫富分化。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村,是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晚期遗址,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保单位,此次是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的第五次发掘,今后发掘保护工作还将继续开展。
13#
发表于 2007-12-5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00712520393480839.jpg[/upload]
14#
发表于 2007-12-5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

遗址名称:含山凌家滩新石器时代祭坛和墓地

遗址时代:新石器时代

入选年代:1998年

发掘单位: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遗址内涵: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1998年10~11月对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探明以凌家摊遗址为中心,半径约2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6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和1处大型墓地,系一处规模较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聚落群。

本次发掘最重要的收获是在凌家滩墓地中心的最高处发现新石器时代祭坛一座,面积约600平方米,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和鹅卵石与粘土搅拌铺设而成,中间高四周低,平面为不规则圆角长方形;祭坛可分三层,分两次建成。 44座墓葬中出土大量精美玉器,有玉人、玉龙、玉璜、璧、玉喇叭形饰、玉鹰、玉铲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雕琢之精湛为安徽省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收获。其中玉人以浅浮雕技法制成,体态比例匀称,是我国发现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人体玉雕塑;玉鹰、玉龙等造型独特,在制作思想、造型构思、工艺技术等方面都表现了崭新的观念,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玉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研究资料。石钻和与之伴出的一件正面磨成凹形的褐红色砂岩砺石,系石制加工工具,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属首次发现,对研究新石器时代制玉工艺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玉器钻孔技术尤为发达,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祭坛和玉礼器的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信息。 发掘意义:
凌家滩遗址所处的地理环境以及反应的文化特征和性质,表明它是巢湖流域一支相对独立发展的考古学文化,巢湖流域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15#
发表于 2007-12-5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凌家滩日志(十九)
 6月11日 晴朗有风
    原以为今天会下雨,谁知道艳阳高照,我和同事一早就“杀”回凌家滩。考古现场的工作还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一回来,老远就看见张教授和几位考古队员们聚集在0620号探方旁边,我们赶紧赶了过去,因为有张教授在的地方,一定有新闻。
不小心踩进了老乡的棉花地,被老乡大声地斥责,张教授见到我们第一句话就是:别踩了地里的棉花苗。我们本身就不好意思了,现在更加愧疚,表示绝对“下不为例”!
    “老板泥”和“老板米”
    中午快休息的时候,队员们和工人们都围到0620号探方的旁边,东看看、西瞅瞅,听说挖出了汉墓,大家都想过来凑凑热闹。一位挑土的阿姨指着探方里出现的青色土壤说:“这就是‘老板泥(mí)’吗?”技工刘师傅满脸诧异,“啥?老板米?不对不对,是老板泥,不是老板吃的米”。周围一片大笑。说普通话的刘老听不惯这里的方言,他耳中的泥和米有着天壤之别。这土壤里腐朽的棺材土,怎么会成了大米?哄笑之中,我们感叹还是说普通话好懂呀!
    还有一批墓葬?
    休息闲聊的时候,我们在讨论,附近的山冈地皮似乎都被发掘过了。一位村民岔了进来,“谁说的,没有呢,那前面的地下可是一片墓葬哦。”我们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就在本次发掘的区域外,有一片棉花地。地里的棉花苗已经长了一尺多高,绿油油的,在风中抖动着枝叶,煞是可爱。就在这些棉花地下,沉睡着一群先民?也许,本村的人对本村的事最有发言权吧。这凌家滩的文化不就埋在这片菜田里吗?
    无论是庄稼还是树木花草,曾几何时的文明在历史长河中漫漫沉淀,最后都沉睡在这些绿色之下,依托着这些绿色不被打扰,千百年来庇佑着后世子孙。那些生长于斯的后代们才能对这片土地深情如此、敬仰如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5 20:45:29编辑过]
16#
发表于 2007-12-5 20:42:00 | 只看该作者

早在刘大同作[古玉辩]时提到的古玉理论虽不系统,但是也是支持了自然态质变的思路.

 

[em24][em24][em24][em24][em24][em24]
17#
发表于 2007-12-5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j-njj在2007-12-5 20:42:37的发言:

早在刘大同作[古玉辩]时提到的古玉理论虽不系统,但是也是支持了自然态质变的思路.

[em24][em24][em24][em24][em24][em24]

[em17][em17][em17]
18#
发表于 2007-12-6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00712619563636409.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0071261957984296.jpg[/upload]
19#
发表于 2007-12-6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12/200712619574122816.jpg[/upload]
凌家滩
20#
发表于 2007-12-6 19:59:00 | 只看该作者
凌家滩文化出土的玉器钻孔技术尤为发达,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祭坛和玉礼器的发现为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提供了重要信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4-12-22 16:49 , Processed in 0.054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