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大 巫 頭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总算盘出来了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2-13 16:50: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 巫 頭请找其在土中方位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2-13 17: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 巫 頭在2008-2-13 0:37:43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130373534102.jpg[/upload]

 回任老师:观此面(右)眼部耳部与另一面相比较:满沁度较大较重且面表较平滑,缩、留不明显,故应为底部。受沁着重点在背部沁质变处。即图1楼为地、2楼为天。学生对土中方位尚有不明,望老师点拨提示。(方位与次生状有无关联?)

[em04][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4 3:38:54编辑过]
13#
发表于 2008-2-13 20:27:00 | 只看该作者
漂亮!比最初看着灵光多了!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03: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飙风丽影在2008-2-13 20:27:00的发言:
漂亮!比最初看着灵光多了!

 THANKS !

[em27][em27]

15#
发表于 2008-2-14 12:1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 巫 頭在2008-2-13 17:23:36的发言:

 回任老师:观此面(右)眼部耳部与另一面相比较:满沁度较大较重且面表较平滑,缩、留不明显,故应为底部。受沁着重点在背部沁质变处。即图1楼为地、2楼为天。学生对土中方位尚有不明,望老师点拨提示。(方位与次生状有无关联?)

[em04][em04]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1412145698641.jpg[/upload]
。(方位与次生状有关联)

0.jpg (80.27 KB, 下载次数: 0)

总算盘出来了

总算盘出来了
16#
发表于 2008-2-14 12: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8-2-14 12:17:40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1412145698641.jpg[/upload]
。(方位与次生状有关联)
以下是引用大巫头01在2008-2-14 4:43:20的发言:

1“透闪石类同质残留”因融蚀因素余留细小部分如同刀尖般锋利也可称为“留”是否合理?

2“凸起物”是否就是“留”?“槽沟”是否就是“缩”的影射?

图例:突出嘴部如刀刃般锋利(可划开厚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同质残留是指水融相对少而残留的平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水土融蚀产生缩.<即有缩必有留>

2“凸起物”是否就是“留”?...不是的.玉中硬的部分残留凸出是解理态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老师:

第2图, 水融蚀相对少的面为同质残留, 第1图, 水融蚀相对多的面使之残留少并表现为点滴凸出状是否也应为同质残留解理态呢? 学生云海此时有点绕得荒. 另附一下图.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1412433232869.jpg[/upload]


 [em04]

[此贴子已经被rn于2008-2-14 14:08:45编辑过]

0.jpg (95.83 KB, 下载次数: 0)

总算盘出来了

总算盘出来了
17#
发表于 2008-2-14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8-2-14 12:17:40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8-2/200821412145698641.jpg[/upload]
。(方位与次生状有关联)

以老师的红横线为界, 上下皮壳的自然态解理表象肯定应会有区别的吗? 如在微镜下其上部与下部表象基本一致的话是否就会有问题了呢?  [em0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4 13:00:04编辑过]
18#
发表于 2008-2-14 14:06:00 | 只看该作者

1同质残留是指水融相对少而残留的平面.最高朝上点水沁少故残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水融蚀相对多的面使之残留少并表现为点滴凸出状是否也应为同质残留解理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
发表于 2008-2-14 14:1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云海在2008-2-14 12:57:56的发言:

以老师的红横线为界, 上下皮壳的自然态解理表象肯定应会有区别的吗? 如在微镜下其上部与下部表象基本一致的话是否就会有问题了呢?  [em0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横线为界, 上下皮壳的自然态解理表象肯定应会有区别的..

如在微镜下其上部与下部表象基本一致的话..存疑.但也有水融缩减部位呈光面并有色与质变.即缩皈部位相对未缩部位光滑.总之二段有差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4 14:20:34编辑过]
20#
 楼主| 发表于 2008-2-14 15:04:00 | 只看该作者

老师释义精辟!云海前辈孜孜求索!

给两位看茶

[em27][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2:14 , Processed in 0.0538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