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5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都能仿--------仿仿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31 14: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17:04:00 | 只看该作者
高手仿一个比比看,还有,专家说什么都能仿,那么专家你的鉴定标准是什么?说说看,如果说不出,那么你又是怎样来肯定和否定别人的东西的呢?不是自相矛盾吗?实际上古玉鉴定不要搞得太悬,看刀工是第一,看包浆是第二,第三应该是沁色,至于玉质我觉得无关,因为我们现在不是在做和田玉的生意,干吗非要它才值钱吗?因为我们追求的应当是蕴涵在古玉当中的文化信息,而真正值钱的有价值的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信息.我觉得现在再这样研究下去有一点在搞地质学的专题研究了.这是我个人意见.
3#
 楼主| 发表于 2008-1-31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告诉你:先找这样的料,然后慢慢地穿打磨之,特别是玉中的白花絮,怎么办?

       古玉中有白花絮,在通透玉中,玩古玉的老手都知,是在秦汉玉以前,只是行中有规矩,鉴定内法不外传,不过此眼学无十年以上学力,就是说了也是白说.举个例,汉满城刘胜墓中白璧有之.

4#
发表于 2008-2-1 02:37:00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眼 但还要看到"毛毛"才行! 还有更多的细图就最好了...

[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2-1 2:39:38编辑过]
5#
发表于 2008-2-1 09: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阿玉在2008-1-31 22:38:41的发言:

       我告诉你:先找这样的料,然后慢慢地穿打磨之,特别是玉中的白花絮,怎么办?

       古玉中有白花絮,在通透玉中,玩古玉的老手都知,是在秦汉玉以前,只是行中有规矩,鉴定内法不外传,不过此眼学无十年以上学力,就是说了也是白说.举个例,汉满城刘胜墓中白璧有之.

用力

學習

 

[em0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1:54 , Processed in 0.05004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