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0.jpg (51.6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8-1-9 20:26 上传
请大家讨论
0.jpg (56.43 KB, 下载次数: 0)
2008-1-9 20:27 上传
0.jpg (46.44 KB, 下载次数: 0)
0.jpg (43.25 KB, 下载次数: 0)
2008-1-9 20:28 上传
使用道具 举报
0.jpg (45.39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0 09:39 上传
0.jpg (94.64 KB, 下载次数: 0)
经观察上手物件,生坑特别沙坑凸起物不明显。但玉表解理面仍有诸多特征,裂痕、次生质变、质变上骸晶。有些非玉质类(石件)也会有黑色或深色如兰草般沁痕。(本人有类似件,后上图说明)最主要还是看“破口”,观察任何破口拐角处裂痕上是否符合自然态。有无人为“破口”。
就LONG兄此图看,2 图褐色沁有质变,不知上有无骸晶?有无次生?再看嘴部开口直列与打孔痕迹都较对路。最后还要再看破口。
看图的感觉有点老气,如是真品的话,但它不是一件珍品.收藏红山也要收藏那些,精,珍,奇,特,和稀有的东西.个人观点,说错莫怪.
俩位所说的问题都是我想同大家讨论的,
1;原物到手时完全是石料的感觉, 2;嘴巴的开口是圆片工具使用的痕迹.经过八个月的放置,它醒了,我盘了耳部,露玉而且老熟.这里有几个问题大家可以讨论,
1;红山器型的东西,是不是只有红山时期才有,
2;红山器型的东西的生产所用的工具是不是完全没有简单的机器使用.
3;红山玉的二次受沁不等于二次入土,有可能是周围物质变化或变位.
4;看似石的真红山玉,要注意它的变化,是否是石.
1.紅山器型應有
萌芽 演進 成熟 定性 顛峰 消亡 的過程
時間的跨度
地域的延伸
是可以推論的
前輩
實戰經驗豐富
思路細膩迅猛
學生拜服
0.jpg (51.51 KB, 下载次数: 0)
2008-1-11 16:45 上传
2.紅山 泛紅山
應有先進的
砣具
穩定且有力
的
轉速
與
動力輸出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3 15:17 , Processed in 0.05888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