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才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再发一件玉鹰,识别一下老工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12-27 14: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7-12-25 22:01:24的发言:
目前,市场上用玉皮料仿此类东西较多,该玉件主要从工法、沁色、坑孔、硬度、油性、肥熟度、包浆、玉性(强光下边缘及局部透光)及神等方面区别于玉皮料仿品。软玉的某种赌石表象也有此类。

     个人认为仍然是比较明显的玉皮料仿品,说错勿怪,仅供参考。[em09]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15:43:00 | 只看该作者
该玉件几点不可仿,肥熟度、奖壳、坑孔自然态,还有,如是玉皮或是石皮比重要轻,该玉件测一下比重也是很容易的(比重也是鉴定玉与石的指纹鉴定一方面),在参照一下雕工及工上沁色过度是否自然。其实,玉性在一图中也能看个大概。正象龙兄说的,该表象也是个课题。
13#
发表于 2007-12-27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河磨玉类透闪石,由玉皮蚀变引起的比重变化很小。本人测过几块,即使全部皮化,均至少在2.95以上,一般都在2.98以上。

  此类表象上周在市场上也见过几件。之所以说它明显,是因为它少了一道工序。探讨一下也好。仅供才洪老弟参考。[em01]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7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诚然,比重在2.66至2.976(某些颜色较深的青玉有可能超出此上线)间的石也有很多,比重仅仅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项,比重不在此范围一般断假无疑,有些河磨料的皮,原始也是玉的,只不过接触到土,土沁严重,人们把它当石皮料,玉有吸收周围物质的特性,总之,看一个玉件是否真老要综合判断才行.

15#
发表于 2007-12-27 20:35:00 | 只看该作者
漂亮![em29][em29][em2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09:48 , Processed in 0.04801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