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近似激光打孔技术的凌家滩文明是否也和地外文明有关? 凌家滩遗址在发掘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神秘难解的谜团,其中最让人咋舌的是一件玉人,其背后有一个隧孔,孔径只有0.15毫米,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考古学家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后发现,这是人工用管钻垂直钻孔形成的,管钻的玉芯仍留在孔内,管钻的直径仅为1毫米。负责凌家滩遗址发掘的省考古研究所张敬国教授告诉记者:“管钻工艺虽然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流行,但如此细微的管钻及其使用不光是首次发现,就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也只能用激光才能完成。凌家滩先人采用什么工具和技术完成这精美一钻,至今都还是考古界和科学界的一个谜。” 在凌家滩出土的玉器中,展现出来让现代人匪夷所思的工艺技术还有很多。张教授告诉记者,玉器胎壁的厚薄和琢磨加工有密切的关联,器壁较薄的玉器需要更多的加工和细致琢磨。凌家滩出土的玉耳和玉勺。前者底部厚0.1厘米、口壁厚0.09厘米;后者厚0.1~0.3厘米,二者不仅轻薄,而且造型匀称美观。虽然不能说其轻薄如纸,但也相去不远。而且专家通过高度显微镜对水晶耳放大200倍观察,仍观察不到丝毫的毛糙感。专家分析指出:“如此高超的抛光技术,在现代都堪称一流。” 在那个连金属工具都没有的远古时代,仅仅凭借石器工具如何达到这么精细的工艺?如果有特殊的加工工具为什么到现在没有发现让人信服的踪迹?古人们又是如何操作和使用的?在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考古发掘中,很多难以解释的谜团都让人联想到地外文明,那么“拥有”近似激光打孔技术的凌家滩文明是否也和地外文明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2-19 11:43:0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