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76|回复: 7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析] 良渚文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5-20 21:03: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zhushan 于 2013-5-21 07:34 编辑

  良渚文化是一支分布在太湖流域的古文化,距今5300-4000年。考古研究表明,在良渚文化时期,农业已率先进入犁耕稻作时代;手工业趋于专业化,琢玉工业尤为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贵族大墓与平民小墓的分野显示出社会分化的加剧;刻划在出土器物上的“原始文字”被认为是中国成熟文字出的前奏。专家们指出:中国文明的曙光是从良渚升起的。
    良渚文化发展分为石器时期、玉器时期、陶器时期。玉器是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精髓。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而其深涵的历史文化底蕴,更给世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文字是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良渚文的一些陶器、玉器上已出现了为数不少的单个或成组具有表意功能的刻划符号,学者们称之为“原始文字”。
    良渚文化时期,稻作生产已相当发达,从出土的大量三角形石犁等农具看,良渚人已摆脱一铲一锹的耜耕而率先迈入了连续耕作的犁耕阶段,从而为当时社会的繁荣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良渚文化以黑陶著称,胎质细腻、造型规整,器种变化多样,用途分明,尤其是鼎、豆、壶的组合,构成了富有良渚文化特色的器物群。






玉琮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出土






刻符黑陶罐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上湖村征集























耳铛(右)玉坠(左)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反山21号墓出土






玉镯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14号墓出土


玉镯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7号、2号墓出土




























玉钺冠饰     良渚文化
高6.7、宽7.7、厚1.5厘米 。
    原本应安装在钺柄顶端。扁平近方形,顶端倾斜作台阶状,底端平直,中段有一长方形突榫,突榫中间开一直向槽口,并有横向圆钻孔穿透突榫。底部突榫两侧各有一个口部呈横向∞形的卯孔,用多个实心钻钻成。器身表面有3周横向突脊,将整器分成上下两部分,均刻竖向羽状纹和卷云纹。正背两面的图纹基本相同,但无法完全对称。




玉梳背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5号墓出土




锥形器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7号墓出土




玉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刻纹玉璧      良渚文化
良渚博物院藏




圆牌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2号墓出土
直径4.1、孔径1.2、厚1.1厘米
    扁平圆饼形,中间对钻圆孔。外缘有3个浅浮雕凸面,上面阴线及浮雕均等分琢三个“龙首”图纹,朝向一致,图纹之间刻双线弧边菱形。器表有弧线状切割痕。





玉手柄     良渚文化
浙江余姚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url]


[url=http://photo.blog.sina.com.cn/showpic.html#blogid=5314cfd50102e3rw&url=http://s1.sinaimg.cn/orignal/6aa032b0nd415cfe8c7d0]
玉串珠     良渚文化
浙江余姚瑶山遗址2号墓出土


玉三叉形器     良渚文化
浙江余姚反山遗址14号墓出土


玉半圆形饰       良渚文化
浙江余杭瑶山采集


玉带钩    良渚文化
浙江余姚反山遗址14号墓出土











反山墓地      良渚文化时期
    反山墓地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最高等级的大型墓地之一(另一处为瑶山墓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雉山村,在2007年11月官方宣布发现的“良渚古城”之内,西北距莫角山台址约100米。1986年发掘土坑墓11座,估计11位墓主最多分属两代人。墓地是在人工堆筑的大型土墩上营建的,该土墩被考古队命名为“反山”,墓地被命名为“良渚文化反山墓地”。墓穴较宽大,有棺椁类葬具。随葬大量珍贵器物,90%以上是玉器,还有石器、陶器、漆器、象牙器等,共1200余件(组)。墓主应该是莫角山台址和良渚古城的主人。
    反山墓地主人生前的社会等级由以下几项事实决定: 
    1,良渚古城面积巨大,为292万平方米,比黄河流域最大的古城——陶寺大城面积(280万平方米)更大。而陶寺大城(建城时间比良渚古城要晚几百年)的主人很可能是尧舜禹。考虑到良渚古城年代下限在2300 BC,已属礼制产生的时代,那么其主人的身份至少应与尧舜禹相当。无论如何,部族酋长一类的人物,即使其野心堪比秦始皇,也不可能造出如此巨大的城池来,毕竟酋长能调动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是非常有限的。  
    2,莫角山土台体量巨大,据已故著名考古学家俞伟超先生判断,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土台。我们无法想象酋长一类的人物一不小心就创造了世界纪录,这需要硬实力。只有地位与尧舜禹相当的人才能有此实力。    3,“反山”系人工堆筑的土墩,海拔约1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6米,用工量巨大;靠近超巨型礼仪中心——莫角山土台(相距后者不足百米)。  
    4,墓地出土的玉器品种之多,玉质之好,用玉量之大,是迄今为止全国同类发现之最。尤其是12号大墓出土的“琮王”、“钺王”,均为国宝。

2#
发表于 2013-5-20 21:44:0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师友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21:51:23 | 只看该作者
聚雅乐 发表于 2013-5-20 21:44
感谢师友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3-5-20 21:52:53 | 只看该作者
zhushan 发表于 2013-5-20 21:51

良渚玉琮精品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3-5-20 22:38:0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13-5-20 22:45:06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3-5-20 22:3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3-5-20 22:47:45 | 只看该作者
zhushan 发表于 2013-5-20 22:45

兄晚上好,好贴,但是好些图片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3-5-20 23:00:40 | 只看该作者
zhushan兄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07:36:32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3-5-20 22:47
兄晚上好,好贴,但是好些图片看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5-21 07:37:39 | 只看该作者
八喜 发表于 2013-5-20 23:00
zhushan兄辛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 14:56 , Processed in 0.08022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