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盘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喜新更怀旧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3-3-6 19:05:44 | 只看该作者

依稀记得它沿河而建,坐西朝东,
天津市最繁华区段标志性建筑之一
    ----莫非是四十年前的红旗百货大楼?
那家伙!那当年真是人山人海,红旗招展,
    一片红海洋,那老气派了!
感谢盘古版主分享。但愿没看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19:3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盘古 于 2013-3-6 19:53 编辑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3-6 19:05
依稀记得它沿河而建,坐西朝东,
天津市最繁华区段标志性建筑之一
    ----莫非是四十年前的红旗 ...


天津话叫:百大楼或百公司.离河不远,一个路口,现在这座建筑改装了,老范儿没了.


对岸的这个阅台彻底是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3-3-6 19:39:48 | 只看该作者
盘古 发表于 2013-3-6 12:12
随着生活改变,会发现很多旧的东西更有味道,它们呈载了时间和历史,其间有多少的故事与往来的人物啊(不一 ...



谢谢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3-3-6 20:2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3-3-6 20:26 编辑
盘古 发表于 2013-3-6 19:39
天津话叫:百大楼或百公司.离河不远,一个路口,现在这座建筑改装了,老范儿没了.



我说二哥:介不是海河广场主席台嘛?!
她右前方是解放桥儿!还是法国造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1:22:38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3-6 20:21
我说二哥:介不是海河广场主席台嘛?!
她右前方是解放桥儿!还是法国造儿呢。 ...

法国桥没动,不过金钢桥没了,挺可惜的,也是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

听说在桥下还出了些老物件,有一次闲溜看见一个店家放着一盆陶制的球空心的,盘谈中说是金钢桥拆解时挖出来的,类似民间玩具类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发表于 2013-3-6 21:3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3-3-11 16:07 编辑
盘古 发表于 2013-3-6 21:22
法国桥没动,不过金钢桥没了,挺可惜的,也是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

听说在桥下还出了些老物件,有一次闲溜看 ...


法国桥没动,不过金钢桥没了,挺可惜的,也是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
7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8.09 KB)



听说在桥下还出了些老物件,有一次闲溜看见一个店家放着一盆陶制的球空心的,盘谈中说是金钢桥拆解时挖出来的,类似民间玩具类的东西.
老照片儿,很珍贵的。
北仓,柳摊儿,东局子,
   进步道,狮子林桥,望海楼......
都留下曾经战斗的革命足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3-6 21:51:27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3-6 21:37
法国桥没动,不过金钢桥没了,挺可惜的,也是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
7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48.09 KB)

天津广播电台有一档老天津卫的节目,通过电话请很多老人家讲述道路,河流,人文以及很多民间无字记载口口相传的民谣,语音记录历史,听那些老先生,老太太讲述很有味道,也算是一种拾遗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发表于 2013-3-7 11:41:46 | 只看该作者
盘古 发表于 2013-3-6 21:22
法国桥没动,不过金钢桥没了,挺可惜的,也是一座可以开合的铁桥.

听说在桥下还出了些老物件,有一次闲溜看 ...

有一次闲溜看见一个店家放着一盆陶制的球空心的,盘谈中说是金钢桥拆解时挖出来的,类似民间玩具类的东西.
估计是渔网上的坠件儿。具体用途说不清。我在海边儿上拣过六面长方体两头收小的陶器,类似过去架电线用的陶瓷绝缘子,上面还挂着尼龙绳索呢,可能是您说这种空心陶球的替代物。大概属于一类?瞎琢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3-7 12:24:17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3-3-7 11:41
有一次闲溜看见一个店家放着一盆陶制的球空心的,盘谈中说是金钢桥拆解时挖出来的,类似民间玩具类的东西.
...

    这样说来还真是极有可能的,据说这些东西是从河泥中挖出的,数量不少,看来当时不是什么稀罕物,其上有些简单的纹饰,中空的内部还有一个心儿,不知是原有的,还是后天什么东西进去了,不过出不来.看来对任何一件老物件的学习,特别是远离现代的,没有生活是无法权释的,这东西很可能是在金属比较缺少时的代替品,成本低易得取而且较耐腐蚀,感谢肖居版的提示,让在下所收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发表于 2013-3-7 14:04: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3-3-7 14:06 编辑
盘古 发表于 2013-3-6 21:51
天津广播电台有一档老天津卫的节目,通过电话请很多老人家讲述道路,河流,人文以及很多民间无字记载口口相 ...


天津广播电台有一档老天津卫的节目,通过电话请很多老人家讲述道路,河流,人文以及很多民间无字记载口口相传的民谣,语音记录历史,听那些老先生,老太太讲述很有味道,也算是一种拾遗吧.

                                                     意大利洋楼
   天津卫,拱卫京城之意。若说起北京,那得说明清建筑;若论天津,那得讲小洋楼。是吧?天津以小洋楼著称。小洋楼的确是天津城市建设的一大特色。
   当年我所在的部队就是驻守在一片曾经是意大利的租借地内:进步道106号。进得门房,便是诺大一间大厅,据说是舞厅,灰白色大理石拼花地面儿,足足有三百平方米大小呢。舞厅举间很高,为跃层式,二楼四周一圈儿全是房间,上有相当甲状的实木栏杆护卫。人们站在楼上走廊间,即可观看下面大厅内绅士小姐翩翩起舞。
   您说哈!这洋鬼子在异国它乡也真会享受的!您就拿建筑来说吧,地下铺的大理石,还有窗户上的花玻璃,全都是从意大利本土运来的,为了建这座楼房,他咋这样不惜工本呢?百年大计?一千年也倒不了啊!可真是的,现今的人们实在理解不了。我猜想哈,材料贵,运费贵,可人工费便宜呀!看来还是洋鬼子会算账。
   嗨!我今天是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就算是为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这档节目讲述一段往事,提供一个小故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0-2 20:54 , Processed in 0.05977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