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藏玉缘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勾云佩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10-9 17:45:51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2-10-9 18:0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2-10-9 18:09 编辑
公务员老王 发表于 2012-10-7 18:32
看看这个标本做参考。敲击有金属声,边缘有铁元素侵蚀红沁,脉状解理,个见真品。 ...


“......古玉器的次生变化,是指古玉埋藏在地下数千年之后,由于埋藏条件时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地下水的化学成份、PH值、水的充足量等)变化导至玉体整体或局部变软,质变与色的改变也是在玉软前题下发生的,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化学的、物理的作用,使原先的古玉由于这种作用而导致古玉的矿物成份发生了质的变化。或者保持原来的矿物成份或者形成另一种次生矿物 .古玉的次生变化是与地下水的PH值、浸泡时间、水量的充足有密切关系.我国地域广宽,各地出土的古玉矿物成分不同,因所埋藏地的水文.地质化学成份的不同。因此,大千世界中古玉的次生变化会因岁月的变化而显现出千姿百态的容颜,形成的次生矿物与质变也会有所不同,但其工上自然态质变机理是相同的.对一件古玉的鉴别不能只认个别阶段的体表特征,因古玉从深坑到脱胎它的变化是无穷的,必须了解体会全过程才能对其做到辨别无误. 古玉器的鉴真 不可瞎子摸象.不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摘选自《任南古玉鉴真法》)


学习学习再学习。老王哥好标本。:coffe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7:21:04 | 只看该作者
无谓 发表于 2012-10-9 15:40
个见水融态真品欣赏兄美藏

多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7:21:49 | 只看该作者
千寻美玉 发表于 2012-10-9 15:46
学习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7:22:29 | 只看该作者
马涛 发表于 2012-10-9 17:45
欣赏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0 07:23:30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2-10-9 18:05
“......古玉器的次生变化,是指古玉埋藏在地下数千年之后,由于埋藏条件时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地下水的 ...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2-10-10 07:27:22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美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2-10-10 10:43:54 | 只看该作者
     似土壤酸碱地方重的坑口,外一层已形成一层厚实的皮壳,看似生却是内熟透了。看似酸咬但细看却是自然凝固固化的咬斑,应是在坑内自然受侵蚀而形成,估计坑口水浸时间短而长期偏干,形成溶蚀坑洞似酸咬而呈凝固态,,但细看坑洞边缘就能与酸咬区分开。

湿盘了一天,只不过盘去老皮,现看到的表象还是皮壳。
继续盘开,就一目了然。
而且这玉和一般的红山晚的同类玉要硬,看中早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2-10-10 14:20:21 | 只看该作者
观图:该器经水清洗晾干后,沟槽处及凸起物根部大量出灰,固化,呈现厚实包浆。相信假以时日,益发清晰老熟。分析:似经长期水融,又兼土蚀,表象坑洞自然,缩减有致,整体“二次皮”生坑态。器物虽小,然琢治精美,线条流畅,非急功近利之伪作。最终确认,尚需上手。

欣赏,支持!应该盘盘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2-10-10 16:23:3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024.gif (17.28 KB, 下载次数: 5)

024.gif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 18:58 , Processed in 0.0846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