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玉夫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再发凤鸟盘变中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12-6-26 00:51:46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2-6-23 19:50
赤色和田玉要万元一克!

弱弱的问一句,有人要买吗?
72#
发表于 2012-6-26 01:07:52 | 只看该作者
不可思议!继续关注——
73#
发表于 2012-6-26 04:0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喋血文明 于 2012-6-26 04:13 编辑

但是,如果玉夫人这一件是和田红玉,那我这件玉璧岂非也是和田红玉???如果费时盘磨(从未盘磨和清洗过),最终的效果不一定比这件凤鸟逊色,至少在色泽上不见得逊色。不过我一直都当是沁色,而从来没想过天然红玉这回事。而且这一件玉璧最早也只能到西汉末至东汉。
仅仅就色泽而论,我还有一件瑞兽(应该也是和田吧)的表观色泽恰恰就是这件玉凤凰的透光色泽,甚至红得更正色一些,只是中间杂了一点黄白,在自然光下已经完全失色失透形同顽石了。
照片系夜照,效果差了些。如果有讨论探究的必要,找机会再照更好的。
在下的确比较困惑,关注学习中——

SUC57860.JPG (34.11 KB, 下载次数: 2)

SUC57860.JPG

SUC57861.JPG (42.12 KB, 下载次数: 2)

SUC57861.JPG
74#
发表于 2012-6-26 04:14:22 | 只看该作者
美人配美玉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9:27:45 | 只看该作者
喋血文明 发表于 2012-6-26 04:01
但是,如果玉夫人这一件是和田红玉,那我这件玉璧岂非也是和田红玉???如果费时盘磨(从未盘磨和清洗过) ...

好东西自己会说话,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9:29:43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 发表于 2012-6-26 04:14
美人配美玉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9:38:29 | 只看该作者

罕见原生和田红玉现身南京 藏家称这并非“传说”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3月23日17:19  中国新闻网 微博

强光照射下的原生和田红玉。 吴瞳 摄
  中新网南京3月23日电(强薇 吴瞳)“艳若鸡冠,油脂光泽,紫红处如凝血,赤红处如朱砂。”这是文献中关于和田红玉的描述,但因其储量稀少,世人多不得见,甚至有人断定和田红玉早已绝世。23日,新疆乌鲁木齐藏家李建军携一块罕见原生和田红玉现身江苏国际珠宝展,该藏家表示和田红玉是真实存在的,这并非只是“传说”。
  早在战国时期,屈原的辞中就有关于和田玉的诗句:“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和田玉中,羊脂白玉又因其晶莹洁白,质地细腻,状如凝脂而为人熟知。李建军介绍说,关于和田玉还有“一红二黄三墨四羊脂”的说法,即除了白色的羊脂玉,和田玉还有红玉、黄玉和墨玉,这三种玉石也因产量稀少显得尤为珍贵。
  珠宝展上,李建军拿出的和田红玉在自然光线下通体呈暗红色,在强光的照射下,玉石内会透出艳丽的玫瑰红来。“这是原生红,里里外外都是一样的。”李建军说他收藏和田玉已有十来年了,这种原生红玉这么多年也仅得这一块。“据我所知,全中国也就五六个人手上有(原生红玉)。像北京一些大的收藏家,他们一般拿上以后都不转(手)的。给他钱,他也不卖。”
  据介绍,和田红玉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和田白玉的基础上,由氧化铁等矿物质渗透沁入体内,逐渐形成的。另一种是天生的原生玉石,是玉石生成过程中天然形成的。因为原生矿之前一直未被人发现,所以世人所见的红玉指的往往都是沁色红玉。目前玉石市场上鱼目混珠,不少不法商贩通过人工染色等方法做成沁红假象,更使得和田红玉真假难辨。
  “过去没有发现原生矿,好多玉石专家当时就没有认定(有原生红玉存世),但是这(原生红玉)是确实客观存在的。”据李建军透露,他是从一个维族朋友手上买到这块原生红玉的,买来的时候也没觉得十分特别,结果找雕工雕出来,抛完光以后,才发现这块红玉色泽均匀,内外颜色一致,触手温润,滑如凝脂,正符合文献古籍中对原生红玉的描述。在乌鲁木齐宝石鉴定中心为其出示的鉴定书上还写着“肉质细腻”的特征鉴定。
  记者随后采访了珠宝鉴定业的多位业内人士,对于和田红玉的命名是否规范及是否为和田玉持保留意见,由于没有见过实物,难以鉴定其性质。江苏省工商联黄金珠宝业商会原秘书长夏德时表示:“我两次去新疆都没有见到这种和田红玉,能在这次展会上看到,也算是开了眼界。”(完)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6-26 09:41:14 | 只看该作者
79#
发表于 2012-6-26 10:18:01 | 只看该作者
见得多了就要怀疑一下。
和田玉贵在盘得越久越温润,内蕴越高,人工优化过的则不具有此特性,让时间来验证吧。
80#
发表于 2012-6-26 10:20:24 | 只看该作者
产自玉龙喀什河里的还有一种原生红玉籽、与透闪石玉有别、我曾经购得一块、研究后还给老板了、没要、一次机缘又得一远古红玉杯(发在红山文化版块里).发现就是和田原生红玉、但与闪石玉不一样、如果较薄的情况下强光可以透、厚了强光也打不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 12:48 , Processed in 0.11245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