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9|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天心禅茶--喝茶的境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6-7 15:02:5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童子颂经 于 2012-6-7 15:07 编辑

转引自《一壶居士的博客》
当你拿到一袋儿茶,准备品时,这袋儿茶产自哪个地区哪个山场?谁人采摘?谁人制作?谁人审评,分级、分等归堆?谁人筛分、拣剔、拼配、匀堆、烘焙、分装、装箱?此茶源于什么年代?此茶出典?谁人品饮过?有何典故?---当这些问题,你品尝一泡茶时,基本了解了,喝茶就到了一定的境界了;当你不但从给你茶的人嘴里了解,而是找到了典籍记载及人证物证,你喝茶就上境界了;当你将上述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并通过品饮有所体悟感悟,你喝茶的境界不低了;当你将上述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并通过品饮在体悟感悟的基础上有证悟,对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天人合一的智慧与生命力量起了恭敬心,你喝茶的内自证境界就到了“不可思议”!这就是为什么天心永乐禅寺有一泡茶叫“泥鳅背”,有一泡茶就叫“不可说”,这两泡茶的制作都是可遇不可求而得之的神来之品,能品饮到这两泡茶者也是不可思议。
出典及实物证据照片详见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2c3fb01013whg.html

2#
发表于 2012-6-7 18:35: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3#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4:0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童子颂经 于 2012-6-14 14:07 编辑

当你拿到一袋儿茶,准备品时,这袋儿茶产自哪个地区哪个山场?谁人采摘?谁人制作?谁人审评,分级、分等归堆?谁人筛分、拣剔、拼配、匀堆、烘焙、分装、装箱?此茶源于什么年代?此茶出典?谁人品饮过?有何典故?---当这些问题,你品尝一泡茶时,基本了解了,喝茶就到了一定的境界了;当你不但从给你茶的人嘴里了解,而是找到了典籍记载及人证物证,你喝茶就上境界了;当你将上述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包括到产茶区实地考察)并通过品饮有所体悟感悟,你喝茶的境界不低了;当你将上述问题了解得清清楚楚并通过品饮在体悟感悟的基础上有证悟,对中国古人博大精深的天人合一的智慧与生命力量起了恭敬心,你喝茶的境界就到了“觉悟”,觉悟什么?比如喝的是一泡武夷岩茶大红袍,这泡茶在山场生长的状况与被采摘和挑运时的情境、及之后被倒青(也称晒青,雨天则烘)、晾青、做青(摇青与做手,反复多次)、炒青、揉捻(双炒双揉)、初焙(即毛火,俗称走水焙”)、扬簸、晾索(摊放)、拣剔、复焙(足火)、炖火、团包、补火、毛茶装箱、精制分筛、归堆、评审、分装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的情境,不用意识思维即在你脑海或心中(道名言称大圆镜)本来如是的如实显现,
韵道、滋味与香气有丁点丝毫的异样,你立刻就复现出哪一个环节那一道工序出现的差池。
你已不再用第六意识品茶,你已入品茶的不二法门,你品茶的
内自证境界已达到“不可思议”!这就是为什么天心永乐禅寺有一泡茶叫“泥鳅背”,有一泡茶就叫“不可说”,这两泡茶的制作都是可遇不可求而得之的神来之品,能品饮到这两泡茶者也是不可思议。

历史上谁人品饮








4#
发表于 2012-6-14 17:08:31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12-6-14 21:07:08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12:19:21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2-6-14 21:07

茶产自哪个地区哪个山场--天心岩与围绕天心庙的坑、涧。




7#
发表于 2012-6-17 22:1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任义 于 2012-6-17 22:34 编辑





岩间六株大红袍祖树

DSC07628.JPG (183.91 KB, 下载次数: 31)

DSC07628.JPG
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0:36:19 | 只看该作者

大红袍祖庭--天心永乐禅寺

本帖最后由 童子颂经 于 2012-7-14 10:37 编辑
任义 发表于 2012-6-17 22:18
岩间六株大红袍祖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0 21:17 , Processed in 0.06955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