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大汉王朝在这里奠基,两千多年的汉风汉韵从这里兴起;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发祥地,大汉民族自这里发轫。这里有比敦煌更遥远的四神壁画,比定陵更宏大的王后地宫;数不清的瑰宝尽显盛世气象,解不完的悬疑让人不胜向往……
溯寻汉文化·解读千古地宫之谜(上) ——王墓中的不速之客与被盗之谜
记者 周远
关于芒砀山,记者是从最近的几期文献报道中关注到的,由于其作为中国汉文化的发祥地,对我国人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和意义。这让记者产生了一探究竟的欲望和想法,带着对这处所在的许多迷惑,记者于今年年初,再一次走进了芒砀山,去发掘,探寻距今已有2208年的千古之谜……
从葬于芒砀山的梁孝王说起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自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便成为汉民族的正统思想,也成为以后两千多年控制和约束人们思维行为的正统观念。 刘武,是刘邦的孙子,生于哪一天史上记载不详。但其父兄都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分别是创造了“文景之治”的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刘武是汉文帝嫡二子,汉景帝同母弟,其母窦皇后。刘武于公元前178年被封为代王,公元前176年改封淮阳王。公元前168年,梁宣王刘揖薨,无嗣,刘武继嗣梁王,于公元前161年就国。刘武在王位23年,于汉景帝中元六年(前144年)六月初六暴病而亡,谥“孝”,史称梁孝王,葬于永城芒砀山。 梁国的都城当时在睢阳,离此处有200里。刘武之所以选择葬在这里,除了风水好,以及睢阳附近没有空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里是刘邦的“福地”。刘邦起兵反秦之时,正是隐于芒砀山泽岩石间,并以此为根据地,最后发展壮大,夺得天下。汉文帝在位时,特地在此立了高祖庙。如此好地方,难怪刘武要把自己及后代都安葬在这里。汉代梁国的诸侯王自孝王之后,都把这里当做百年后灵魂栖息之地,加上王后、嫔妃、文武大臣,这里便逐渐形成了中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工程最繁浩的地下宫殿群。
用一座山建一座墓 刘武的墓在芒砀山群中的保安山南山东侧半山腰上,坐西面东,这朝向是汉代流行的最吉朝向。全长56.32米,最宽处30.5米。由墓道、甬道、后室及两侧耳室和回廊组成,整个墓室面积约650平方米,因为汉景帝的一句醉话,刘武的皇帝梦一生未断。生前没有当上皇帝,死后也想过把帝王瘾,因此,他的墓完全按照汉代皇帝的墓葬规格来建造。梁孝王墓以主室为中心,以墓道、甬道为中轴线,把我国传统的地上建筑布局用于地下,宛如一座地下迷宫。墓主室的四周建有回廊,回廊的东端与主室相通。回廊的四角建有大小一致的耳室。回廊内有十字街、饮马泉、黑水河等。若无人作向导,穿行回廊各房间极易迷失方向,曾有人几天走不出墓道,呼救时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在《水经注》中有云,孝王墓是:斩山作椁,穿山为藏。刘武墓中的地宫石室全部开山挖凿修成,经现代考古测量,墓室总容积达1367立方米,与皇帝享用的规制有过之而无不及,称之为“天下第一石室”并不为过,墓中陪葬的金银珍宝更是难以胜数,即使前朝帝王陵,也罕有能与之相比者。墓室中的很多物品和场景都是仿生前实景营造。
原始冰箱和卫生间 在这座墓中,考古人员发现了中国目前最原始的冰窖实物。古代的冰箱肯定不会是用电的。记者在墓中的南回廊东段南侧,看到了一处仿阁楼式的小房间,景区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里就是冰窖,即储冰室,也就是史上最早,最自然,最环保的“原始冰箱”,据说可以保证食物的新鲜,还可以为宫廷中的防暑降温提供冰块。 在刘武的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最早的内置厕所和浴室。据专家介绍,古代的厕所多在室外,而目前中国最原始的室内厕所,就是在刘武的墓里发现的。记者跟着工作人员走进墓道之中,迂回转折的行经一段道路之后,发现了与后室相连的过道西壁。其中,有两个小房间,南面是浴室,北面是厕所。现在的中国农民不少还是在露天地挖坑方便,只有住了商品房,卫生间才安排在室内,没想到刘武夫妇在那时就已经过上了现代化的生活。 王墓中的不速之客 因为芒砀山地下的古墓众多,又多为王室陵墓,其中的金银财宝自然是吸引了众多的盗墓贼来“观光”。据说,至今芒砀山汉墓区仍是盗墓贼的天堂,时常可以发现盗墓贼的身影。 话说梁孝王墓外有坚硬的岩石形成的山体为天然屏障,通往墓室的唯一甬道又以千余公斤重的巨型石条封堵。但却依然没能阻止得住盗墓者们的光顾,其中,首临墓冢的,就是曹操和他的专职摸金部门。一说到曹阿瞒,人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他的工于心计和军事韬略,其实,曹操不仅是一个军事家,还是盗墓业的祖师爷,被很多地区的盗墓贼奉为行业神,以“曹天王”之名供奉起来,在行盗前还会给他上炷香,保佑平安多发财。 曹操的盗墓动机其实并不复杂,就是为了筹集军饷。也正因此,他才会被袁绍令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发以讨贼檄文,被陈琳以:“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而操率将校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又署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以讨之。曹操盗的最著名的墓冢是芒砀山汉梁孝王刘武和李王后的陵墓,这也是梁孝陵被盗的最早记录。景区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曹操仅凭这一次盗墓所获得的经费,就养活了手下全军将士3年,可见墓中财富之巨。
曹操亲临现场指挥的盗墓 在陈琳所作的檄文里,写到曹操盗刘武墓时,有三条信息相当重要。 第一,盗墓时,曹操是亲临现场指挥取宝的。这在历史上的盗墓名人中比较少见,大多数的头头是不会亲自去参与这样的基层工作的,而曹操却亲临现场指挥人手盗墓,可见其对盗墓工作之重视非同一般。 第二,曹操还在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设置了专职盗墓机构,委任业务人员,在军中设“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职,有几十个人专门负责,部队打到哪儿就盗到哪儿,哪座随葬品多就盗哪座。中国盗墓史上第一次出现专业的盗墓名词,这是鲜见的。 第三,曹操盗墓非常狠和彻底,“所过隳突,无骸不露”。隳突就是破坏的意思,破坏得很彻底,这也是盗墓者的典型行为之一。当然,曹操的行为里可能包含着仇恨。 盗墓是不得人心的,项羽就是因为盗掘秦陵,让战争对手刘邦抓住了把柄,坏了自己的名声,也坏了帝王大业。陈琳将曹操的盗墓行为写进檄文,正是考虑到盗墓行为的不义不伦,希望通过社会道德法庭来审判曹操,搞臭曹操,用笔是相当老到和歹毒的。 曹操盗墓手段成千古之谜 曹操盗刘武墓非常成功,而让考古专家不解的是,梁孝王墓的墓道都是用上千公斤的巨石封死的,那时没有大型的起重设备,曹操手下是靠什么打开陵墓,盗出这些财宝的? 梁孝王墓主室的东南侧有一条近乎垂直的洞,洞口直达山顶,被后人称作“天梯”。如果这就是当年的盗洞,那曹操是靠什么如此精确的找到墓室的位置,又用什么手段在短时间内开凿了这样一个通道? 1981年,江苏徐州龟山汉墓发掘时,也发现了用与刘武墓相似的条形巨石,堵塞墓道。龟山是西汉楚王刘注夫妻墓,是刘武的本家。刘注夫妻墓也相当豪华,是把整座龟山凿空了做成的。用于堵塞墓道的石头,每块塞石重达六七吨。 但如此严密的反盗墓手段,也让盗墓者破解了。当年的盗墓者,在塞石上打了“牛鼻眼”,中间穿进绳子将塞石一块一块拉了出来,由此得以顺利进入墓室。但这里又有一个疑问了,这伙盗墓贼是用什么方法将这么重的塞石拉出来的?曹操的手下是不是用了同样的手段,将刘武墓盗开的?没有人能说得清,这成了一个千古之谜。 孝王墓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建筑上的不解之谜。汉代既无圆规,又无比例尺,工匠们是如何将各个墓室凿得四角垂直且整个墓室南北对称;在2000多年前,这么规模宏大的石室是如何开凿的,这一个个谜题只有等着后人去寻找答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