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咐仕庄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析] 龙山碧玉人头饰,师友鉴评。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12-5-27 22:25:27 | 只看该作者
钙化皮壳有疑!只是形似!庄主仔细推敲!---------------------
12#
发表于 2012-5-27 22:41: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3#
发表于 2012-5-27 22:50:24 | 只看该作者
红山飞蝠 发表于 2012-5-27 22:22
正像您说的:手一磋磨回掉白粉,观图玉表显松散,且无浆光包裹态,为何呢? ...

再观:线条纤弱,尤其口部。持续关注!
14#
发表于 2012-5-27 23:06:04 | 只看该作者
表面松散,无浆感~盘盘看 期待盘后表象~
15#
发表于 2012-5-27 23:08:31 | 只看该作者
红山飞蝠 发表于 2012-5-27 22:22
正像您说的:手一磋磨回掉白粉,观图玉表显松散,且无浆光包裹态,为何呢? ...

赞同飞蝠的说法

庄主在上,弟认为表面瓷实、紧是全鸡骨白器物的性状。
16#
发表于 2012-5-28 13:1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铁 于 2012-5-28 13:13 编辑

羡慕 嫉妒 “恨”  好东西为什么总是到庄主兄手里,呵呵。
我相信玉缘,庄主兄是和玉非常有缘之人。
17#
发表于 2012-5-28 13:53:27 | 只看该作者
观图玉表显松散,且无浆光包裹态,人形特别,看仿。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4:01:59 | 只看该作者
接触凌家滩前,已经和玉器打了十多年交道的张敬国教授还是第一次真正接触古代玉器。他告诉记者,当时玉给他的印象就是石头,石头应该是硬的,但没想到第一次发掘出凌家滩玉器竟松软如泥,这让他们感到措手不及。当时联络不像现在方便,而就在他们不知所措时,没想到原先软得像泥的玉器又变硬了。后来经过详细查阅资料才知道,因为玉器长时间埋藏地下,早已与周围泥土融为一体。后来变硬是与空气接触后的正常物理化学反应。
“最难忘的还有第一次是处理透闪石玉的遭遇”。张教授说,透闪石(鸡骨白)玉器发掘中不小心就会碰碎,每次发现透闪石玉,都小心翼翼将它们在微风中晾干后再包好拿回去清洗,但就是这样,第一次清洗时还是发生了意外。我们将粘满泥土的玉器拿到池塘边清洗,握在手里的一件透闪石玉器不停地向外冒气泡,接着感觉玉好像没了,拿出水一看,玉真的没了,全部成了糊状物,我们吓坏了。”这是玉吗?“我们又拿了一个到水里清洗,结果还是一样。后来经中科大研究实验分析,比较纯的透闪石和蛇纹石硬度高,含有杂质的硬度低易破碎。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4:09:46 | 只看该作者
红山飞蝠 发表于 2012-5-27 22:22
正像您说的:手一磋磨回掉白粉,观图玉表显松散,且无浆光包裹态,为何呢? ...

飞蝠兄弟,感谢一直关注,为什么我们一定要从鸡骨白这个角度去分析呢?如果白色部分是二次皮的蜂巢夹层产生的,这些现象应该容易解释一点。共同探讨。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8 14:12:01 | 只看该作者
浩古玉 发表于 2012-5-28 13:53
观图玉表显松散,且无浆光包裹态,人形特别,看仿。

感谢关注鉴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30 00:58 , Processed in 0.05527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