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劝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战汉古玉印-----请点评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2-5-11 11:23:13 | 只看该作者
劝学 发表于 2012-5-11 06:11
谢谢玉人兄点评!您夸奖啦,真的很荣幸。

您对不同意见的心态很好,值得我学习!
62#
发表于 2012-5-11 11:55: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喜欢玉 于 2012-5-11 11:59 编辑
劝学 发表于 2012-5-6 08:21
谢谢深谷听松点评!
您的意见极具代表性。
任老师工上自然态是鉴别古玉的根本。

谢谢深谷听松点评!
您的意见极具代表性。
任老师工上自然态是鉴别古玉的根本。
看看玉质、原质留存、土蚀土咬、玻璃光、螭龙气势神态等等。
符合战汉古玉特点,内容与形式是统一的。
读周志刚还是周刚志不重要,汉印印文讲究小篆不入印,这些是常识。
我只是笼统的给它叫战汉印,实际是什么时代我说不清。
假如此印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最具思想性的年代。
此印的年代再往前想还有空间。
谢谢!个见。请再评!



春秋战国哪来小篆啊?呵呵呵呵,朋友你真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书同文。车同轨的事啊。
6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9:18:02 | 只看该作者
玉人 发表于 2012-5-11 11:23
您对不同意见的心态很好,值得我学习!

谢谢玉人兄!相互学习!
收藏本身就是参透悟明白的一个结果;
收藏古玉的心境不一般,有对先人的崇敬,有对玉德的牢记。
谁说的对、有道理、更接近真实就听谁的。有时反对意见也能启发自己。
这个收藏圈里多数是有胸怀的。
还要向玉人版主多多学习。
6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9:28:20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玉 发表于 2012-5-11 11:55
谢谢深谷听松点评!
您的意见极具代表性。
任老师工上自然态是鉴别古玉的根本。

谢谢喜欢玉点评!
我的理解:
大篆之前有夏篆,周代以夏篆为基础发明大篆、同时小篆也出现萌动。
春秋战国时期小篆就出现了,尤其秦国强盛后,小篆在不同地域就使用。
更像新中国繁体字改革前,简体字就同时使用一样。
只是秦统一六国后进行了文字规范,小篆成为规范文字。
这样理解对否?请继续点评。
65#
发表于 2012-5-12 00:18:3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呵。您这知识太丰富了。谁能更你掰吃啊你把极个别的都用在这里了,就别聊了。继续收藏,你肯定是大藏家
66#
发表于 2012-5-12 03:12:27 | 只看该作者
深谷听松 发表于 2012-5-6 11:56
烦请您看我战汉玉琮和商代玉琮的帖子,一并点评。
谢谢!
战汉玉琮-----请点评


你这三件放到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出自一家的东西!建议东西在你手里先判断是什么材质的。
古印中小篆不能直接入印是不争事实。退一万步就算你说的是秦以前小篆初创期的印,就恰巧这四个字都“完善”到了今天用软件排出来的地步?
古印文的释读从右起读!结合你的这方印应读出 志周刚印(回文读法)读不通!你这方印右起志最后印字。没有你说的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可以举出例子来。
来这里是为了学习!说出自己的看法是为了探讨,我一家之言如果说的不对也不会埋没楼主的宝贝!
楼主说这个收藏圈里多数是有胸怀的。
从被认为假的玉器中把珍宝寻出!是功德!

6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06:57:26 | 只看该作者
深谷听松 发表于 2012-5-12 03:12
你这三件放到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出自一家的东西!建议东西在你手里先判断是什么材质的。
古印中小篆不能直 ...

谢谢听松兄点评!
不怕辩论,这是学习方法。接着说明我的观点。
看问题的方法要辩证思维。你用形式否定内容是不可取的。馆藏没有民间就没有?书本没有现实就不存在?
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字体和书写是形式,玉质和玉质质变表象是内容。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你没有看到玉质质变的规律性问题,任老师鉴别古玉的定义是“工上自然态质变“是关键。
现在问题的焦点是玉质有问题、字体有问题、书写方式有问题。实际你忽视了古玉的自然质变。
1、我努力说明玉质是和田玉,有玻璃光这是质变,这是肯定的;------请大家评说玉质和玻璃光。假如玉质对玻璃光对再说字体。
2、字体是小篆,书写工整,汉代小篆不入印。换个思维方式,假如这是汉代之前的印章呢?它要入印的概率有多大?三星堆出现之前、秦兵马俑出土之前、殷商甲骨文出现之前等等,一切都是不可想象的,从来都是从未知到已知,又从已知去了解未知。
3、考古有原则,发掘出土原则,馆藏比对原则。而个人收藏辨别真伪只能是知识能力加上逻辑推理,这个占了较大比重。
同时哲学思维也是更高层次的要求。对待没见过的不等于没有,这是个科学的命题。书本上的有些一样可以推翻。
4、知识能力怎样得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习古玉知识,向师友们学习,向实物学习。懂得反思,不怕批评,学习是为了提高,接受批评也是为了提高。我虚心接受批评。
5、收藏就是崇尚先人、挑战自我、挑战现有知识,达到丰富自己、愉悦自己、精神升华的目的。
6、字体书写方式是古人的事,他怎样写是他的事。你一定担心我的东西真了的后果很可怕。有些颠覆性问题存在。咱们共同面对。也许不真虚惊一场。收藏就是如此,有些刺激,益于健康。
谢谢辩友!

68#
发表于 2012-5-12 07:05:24 | 只看该作者
6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2 07:12:42 | 只看该作者
孙也順 发表于 2012-5-12 07:05

70#
发表于 2012-5-12 12:54:23 | 只看该作者
周志刚印,我还以为是当年国民党的一位将领呢。学习再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9-26 23:35 , Processed in 0.0689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