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刘寒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分享.讨论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6:03:06 | 只看该作者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16:03:51 | 只看该作者
33#
发表于 2012-4-8 16:19:05 | 只看该作者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4-8 07:46

形成原理猜想:上下对钻,粘连处因敲击崩断,造成错位感。
34#
发表于 2012-4-8 16:27:52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个桶形器的料芯,用管钻上下对钻,由于解玉沙的磨损关系管钻下部内壁直径不断变大,外部不断变小所以造成玉芯的两端细中间粗,反之器物的两端薄中间厚。对钻接头后估计古人用锐器錾切细痕后用震动断裂法取出这个料芯。这个料芯上已经包含了那个时期,那个地域古人制作玉器60%的信息,非常珍贵。个见再探讨
35#
发表于 2012-4-8 16:40: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欣赏。
36#
发表于 2012-4-8 16:44:59 | 只看该作者
刘寒冰 发表于 2012-4-8 15:43

互相学习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4-8 22:03:29 | 只看该作者
独钓寒江 发表于 2012-4-8 16:19
形成原理猜想:上下对钻,粘连处因敲击崩断,造成错位感。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4-9 18:41:12 | 只看该作者
过山车 发表于 2012-4-8 16:44
互相学习

39#
发表于 2012-4-9 20:31:1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版主好藏,我上手过一个碧玉的料芯一样漂亮
40#
发表于 2012-4-9 20:51:34 | 只看该作者
管钻芯料   标本级  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28 01:45 , Processed in 0.060223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