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adm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教学] 红山文化期玉器-----50倍采集(任南教材)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12-3-24 17:03:46 | 只看该作者

红山文化期玉器-----50倍采集(任南教材)

22#
发表于 2012-3-24 17:33:4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表象目观是次生态------大多手摸是平的!
29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68.83 KB)


23#
发表于 2012-3-24 18:31:55 | 只看该作者
任南 发表于 2012-3-24 17:33
这种表象目观是次生态------大多手摸是平的!
29 分钟前 上传
下载附件 (368.83 KB)

    请教任老师---
    质变、色变区有减缩,任老师所说的手摸是平的,应该是相对的平,是吗?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2-3-24 20:13: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三肖居 于 2012-3-25 10:37 编辑

admin 发表于 2012-3-24 15:18









老师教学辛苦了。
      图片采集特征典型,非常清晰,很有说服力。“质变区色色间边廓清晰,色与色其表解理态不同,浆层灰浆态50倍放大。”学生理解,图片所示整体是讲红山古玉工上自然态质变态的典型表征。在质变区,不同颜色之间的界线非常清晰。其颜色主要是指原质色残留后的颜色,同时也指沁色。这两种颜色虽然涵义不同,但都属于质变色。然而,无论哪一种,它们各自颜色之间的界限是非常清晰的,也是非常自然的。换言之,若是赝品酸烧锖色,不仅表象烂,破坏了玉体解理,而且颜色往往单一、成片,要么浑浊,要么鲜艳,界线不清晰,没有过渡色。
      老师讲“色与色其表解理态不同”,学生理解,解理态之所以不同,是由于玉体所含金属元素不同与多寡造成的。关于解理态,学生理解为“玉器经质变次生晶格、晶体诸多之表现形式。包含孔洞与骸晶。”也正是由于质变,正如老师所指出的那样,“目观有次生,而手摸是平的,不剌手”,这大多由于古玉被土咬、水溶等,导致减缩融化态所致。实际上,次生是后天的,也是质变的,更是自然的。这种次生,这种慢腐,严格区分于快腐。
     另外,学生理解“浆层灰浆态”,属于减缩融化态的次生态。它随着古玉出土后被放置或盘摸,灰浆将逐渐递减,浆层(壳感)会更加清晰。  
   (----这是个人学习任老师讲课的课堂作业,希望得到师友们批评指正。也希望大家共同学习任老师的主题帖,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25#
发表于 2012-3-24 21:02:38 | 只看该作者
听课!认真学习!
26#
发表于 2012-3-25 00:2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27#
发表于 2012-3-25 00:25:05 | 只看该作者
龙飞飞 发表于 2012-3-25 00:21
学习~~~~~~~~~~~~``

请教管理员---我怎么发不了新贴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12-3-25 01:12: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2-3-25 08:39:04 | 只看该作者
三肖居 发表于 2012-3-24 20:13
admin 发表于 2012-3-24 15:18

学习了。谢谢老师
30#
发表于 2012-3-25 11:57:55 | 只看该作者
图像清晰,质变区色与色之间边廓清楚,并且其表里解里态不同。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28 20:03 , Processed in 0.05493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