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为您再上两图!
0.jpg (95.1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6-12-16 16:50 上传
新来的,发件玉器大家帮看看真假!
0.jpg (94 KB, 下载次数: 0)
2006-12-16 16:51 上传
使用道具 举报
任老师圈点的地方应是因为此处略疑?正是这光亮才凸显分线面的不自然,器物整体受沁腐蚀如此全面,但偏偏此易磨损处光滑锐利,毫无半点岁月侵蚀之自然规律?????
器应是老的,后人修改过!
个人意见,但驳无妨。
请言峰老师指教,小弟学习了。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21211533984039.jpg[/upload]
沁,随磨向而变,应为工在沁上!残玉锛动了手,
还望和您共同探讨
您客气了,我也是学生,网上看图毕竟和上手有和大的差别。如何看都无所谓的,只要有利于大家学习就好。
买来时就这样,没动过.
网上看图毕竟和上手有和大的差别。如何看都无所谓的,只要有利于大家学习就好。
好
[upload=jpg]UploadFile/2006121712534065546.jpg[/upload][upload=jpg]UploadFile/200612171253405808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File/2006121712534038265.jpg[/upload]
0.jpg (99.28 KB, 下载次数: 0)
2006-12-17 12:53 上传
0.jpg (9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96.02 KB, 下载次数: 0)
那么这件玉器的完整性,是值得探讨。
感谢任南先生提供了非常好的教具,很能说明问题。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12 03:09 , Processed in 0.06367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