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转帖]葛兆光力陈历史教科书三大缺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7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 祝晓风 发布时间: 2006-04-03 10:34 来源:中华读书报(光明网)

本报讯  “我对现在大学教师不教书深恶痛绝。”著名学者葛兆光3月25日说,近年来,他是把三分之二的时间用在教书上。但在教学过程中,他也深感现行的教科书有许多不足和缺点,以他开课的中国思想史为例,他认为现行的许多历史教科书的共同缺点是:一、都是概论式的内容,限制了学生的思想;二、历史教科书中

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三、没有国际视野。

  葛兆光的这番话是在“历史教学与历史教材编纂座谈会”上说的,这次会议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主办。围绕新出版的三卷本《中国思想史资料参考集》,与会学者就历史教科书的编纂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自20世纪初西方史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国以来,在思想史、哲学史、文学史等学科中,涌现出大量的以描述和结论为主的专门史著作,版本之多,难以计数,在教学领域更多用叙述和解释为一体的教科书。不可否认,这些教科书会让学生明白“史”的发展脉络,但同时它带来的问题也无法回避。葛兆光认为,这些弊端首先是,“在所有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好像都已经完满地总结和论断了以后,那些教科书的读者还需要,或者说还可以做什么、想什么?”“其次,经由那些教科书中权威解释了的内容,如果它已经可以充当考试匠标准答案,可以使阅读者获得需要的分数,那么,除了一些自己对历史有兴趣的人以外,学生们还会去读有关历史的原始文献么?这样,历史不就不是原来的历史,而成了被咀嚼过的饭、被染过的布了么?”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清华大学历史系在葛兆光主持下组织、编纂了《中国思想史资料参考集》三卷,以便“在某种程度上修正过去依赖教科书的弊病,也可以使读者少一点后设的结论,多一点自己的理解”。该书被列入“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项目”,日前已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面市。学者们认为,该套教材是为大学人文学科高年级和硕士生所编撰的历史教材,也是相关学科研究者难得的参考资料集,是大学历史系教材编纂的有益尝试,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2 03:07 , Processed in 0.05333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