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李女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看到《任南网》有南师怀瑾先生著述很高兴

[复制链接]
181#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08:04:00 | 只看该作者
温州的文化在唐以前,没有出什么很大的人物,只有一位,是佛家的永嘉玄觉禅师,在文化史上占很重要的地位。这个人不但影响了唐代的禅宗,还是禅宗和天台宗两大派同出的最重要人物。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08:05:00 | 只看该作者
温州人物在儒家、文学上出名的,在宋朝比较多。宋朝形成一个学派,叫永嘉学派,是儒家理学的一个支流,与浙江的金华学派、宁波甬上学派,都是儒家的派系,在学术、文化上,叶水心(叶适)出了名。我觉得温州很奇怪,佛道两家出了些人。宋代一个道士林灵素,温州人,拿现在的话说,就是有特异功能,可是他的法力很大,影响了宋朝的皇帝宋徽宗。宋徽宗拜他为国师。一个温州人,画符念咒,影响到皇帝。宋朝这几个皇帝很奇怪,从真宗以后,大多都是迷信的大家。看他们的谥号,死后得的封号,宋真宗,真假的真,好像很好听,实际上是特异功能的崇拜者;神宗、钦宗受林灵素的影响很大。金人南下,打到汴京(开封),最后用道家的符咒法力抗拒金人,不但不能打胜仗,父子两人还做了俘虏。这个林灵素,历史上只一笔带过,因为他是道门之人。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08:05:00 | 只看该作者
永嘉禅师是正宗的禅宗,温州人知道他的并不多,知道林灵素的则更少。对林灵素这一段仔细研究起来,皇帝迷信道教、画符念咒到这个程度,这个国家非亡不可。我们温州人林灵素对北宋之亡倒有很大的功劳。后来,温州还出了一些汉奸,同山川风水的影响很有关系,这是很客观的,不要站在温州人的立场,尽是出好人,不出坏人。不过,其他地方也出坏人。到了宋朝,乐清考取了一个状元,叫王十朋,乐清人一提起王十朋.觉得了不起。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7-6-11 08:06:00 | 只看该作者
温州的永嘉禅师的著作影响到千多年来的学术思想,尤其是禅宗,他的分量有那么重,价值是那么高,文字之美就更不用说了。我觉得,讲温州人物,最光荣的一位就是他。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早在四十多年前南先生就进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复与发扬

时至今日,在海峡两岸,在日本、韩国,在东南亚,在北美、欧洲,甚至在世界上其它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南怀瑾先生依然是一位颇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且名播遐迩,声誉日隆……。 

18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2:00 | 只看该作者
早在五十年代初,作为国学大师的南怀瑾先生即在台湾倾全力讲述印行传统文化经典,从学界、商界、政界,直到民间大众,不辞辛劳,奔波教化三十余载,内容涵盖了儒、佛、道及诸子百家,兼及医卜天文、拳术剑道、诗词曲赋,著述凡三十余种,立足时代科学精神,将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推进到一个新的、更加璀灿夺目的文化层面,开拓了全新的学术视野,其影响之深远必将是划时代的。其後,先生又奔走於美国、香港、欧洲等地,虽偶于经贸领域度化,然其根本心愿仍在中华传统文化之宏扬,盖以文化为民族存亡之根本也。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南怀瑾先生到底是怎样一位传奇人物呢?

18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长忆峨嵋路 绳床月满天

1918年,一代奇才南怀瑾先生诞生於浙江温州乐清县一个世代书香之家,(其家世代都乐善好施,并且每一代都有人出家,在历史上亦出过几位高僧。---编者附加)从孩提时起即接受严格的传统私塾教育。到十七岁时,除精研四书五经外,涉猎已遍及诸子百家,兼及拳术剑道等多种中国功夫,同时苦心研习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药卜算、天文历法诸学,每得其精髓而以为乐焉。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这位孜孜以求的好学青年,为深入探究宇宙人生的奥秘,不畏艰险,跋山涉水访求多位岩穴高隐之士,虚心求教,学到了许多不传的法门和秘学。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7-6-13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抗战军兴,年轻的南先生毅然辞亲远游,入川任教於中央军校,报效国家。在川时又久华西坝金陵大学研究院,专研社会福利以便服务社会大众。当时报载:“有一南姓青年,以甫弱冠之龄,壮志凌云,豪情万丈,不避蛮烟瘴雨之苦,跃马西南边陲,部勒戎卒,殚力恳植,组训地方,以巩固国防。迄任务达成,遂悄然单骑返蜀,执教于中央央军校。只以资禀超脱,不为物羁,每逢假日闲暇,辄以芒鞋竹杖,遍历名山大川,访尽高侩奇士。复又辞去敦职,弃隐青城灵岩寺,再遁迹峨嵋山中峰绝顶之大坪寺,学仙修道云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8-27 17:01 , Processed in 0.0547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