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2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玉:国人的传家之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6 09:28: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玉:国人的传家之宝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1月24日 08:59 投资与理财



  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从而延伸发展出一种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

  中国最早为“玉”定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之方也。”

  事实上,《说文解字》除了点出“美”,更强调光泽、透明度、声响等物理特性,以区别玉石。中国历代玉器温润圆熟,晶莹剔透,长久以来接受古老文化的渲染附会,逐渐被赋予各种神秘色彩。

  财富象征

  玉器是财富的象征。早在原始社会的良渚文化、红山文化时代,玉器就成为财富的标志。在这个时期出土的大型墓葬中,作为陪葬的玉器就有几十件甚至上百件,可见墓主的身份之高,财富之多。

  当进入奴隶社会后,这种现象更加明显。著名的安阳殷墟妇好墓、江西新干大墓等商代贵族和方国墓葬中,葬玉更是丰富,表明大的奴隶主拥有贵重的玉器。

  到汉代,葬玉之风更加兴盛,著名的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皆出自于此。另外,最能说明玉器经济价值的是商代的玉币,用玉制作成贝形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凭证。

  审美文化

  作为配饰和赏玩,是玉器的原始功能之一,也是玉器最广泛的一种用途。“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在古代,玉不是简单的装饰,还表明了一个人的身份、一种社会风气,甚至可以起到感情与语言交流的作用。

  春秋时,佩玉之风盛行。隋唐之后,作为佩饰的玉器,品种更为丰富,主要有耳、腕、手和头饰等。

  唐宋以后,作为陈列的玩赏玉器,如仿古玉礼器、瓶、炉、壶、山子、人物、动物等,占据了玉器的主要地位。

  历史见证

  作为文物的玉器,还是历史的见证,有着不可复制的唯一性,更为当今世人所器重。

  玉器从作为美化生活的装饰品,到简单的生产工具,然后融入各种礼制内容,被人格化、道德化,继而被看成是财富的象征、宗教图腾的崇拜……这些无不从侧面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爱玉的心理。






2#
发表于 2012-5-14 11:03:57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3-4-24 16:32:49 | 只看该作者
金玉良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8 08:07 , Processed in 0.05084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