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00岁“中华第一井”现朝阳 深藏众多历史秘密 2006年5月11日,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辛占山、姜念思和华玉冰3位研究员在《朝阳市龙城区西三家遗址文物保护专家论证会纪要》上签上了各自的名字。《专家论证会纪要》确定:“西三家遗址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大型聚落遗址,面积较大,保存较好,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及其进程提供了重要考古资料。特别是在这个遗址中发现的古井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首次发现,也是目前发现的我国有朝代记载以来最早的古井,充分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记者近瞻“中华第一井” 站在井前,记者简直难以相信,再普通不过的石砌井台和井身竟然还能在3000多年后重见天日。 由于记者采访时,文物发掘工作已经结束,出于保护文物的需要文物部门已经用沙土将井身填满,不过为了配合记者采访,朝阳当地文物部门还是特意找来专业人员,为记者重新掘出了离地面近2米深的井身。 通过近距离观看,记者发现,井台和井壁全部由土黄色的石块垒砌而成,结合处相当严密,即使是在3000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十分结实,井口宽度平均在一米二左右,井身竖直,且保存十分完好。 “中华第一井”深藏历史秘密 需要向读者说明的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时代相当于夏朝的晚期到商朝的早期,而夏商时期的“上层文化”,相当于中国历史上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 采访中,朝阳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孙国平主任还告诉记者,发掘当时,还从井底找到了一些粗陶制品的碎片,“这些陶片时代完全是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时代的陶片,时代再晚一点的陶片一片都没有,这就说明这个井和整个遗址是同一时期的,也就是夏商时期。” ( 时代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