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文殊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释迦文佛人类起源说(古印度四姓起源)与泛红山文化研究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1-9 17:12:00 | 只看该作者

人类世界的过去与未来

释迦文佛在『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经』,均说到世界的起源与演进。这里面,包括两部分:一是世界生成史,一是社会演进史。虽表现於传说的形式中,为佛法对於世界人类演进的根本看法,值得我们研究!

世界的成立

世界的开始凝成时,先於「空轮」中发生「风轮」,由「风轮」而发生「水轮」,末了结成「金轮」。空、风、水、金都称为轮,说明这世界的成立,取著 圆形而旋转的运动。空轮,即特定的空间,充满构成世界的物质因素──四大,但还没有形成。从空轮起风轮,即物质与空间相对分化,即在特定的空间中,有速疾流动的物质形态出现。活动旋转於空间中的物质,是气体的,所以称为风轮,说风轮依空轮。风轮──气体的久久旋转,发现水轮,这即是气体的凝成液体,气体与液体分化。运动中的液体,在大气包围中,所以说水轮依风轮。液体的不断运动,渐凝为固体──经中说风吹水而结成沫,即金轮。那时,水气发散於金轮的四周,所以说金轮依水轮。由於运动,地面有凹凸而成为海洋,雨水淹没了大地的大部分。『起世经』(卷九)说,「阿那毘罗大风吹掘大地,渐次深入,乃於其中置大水聚,湛然经积,以此因缘於世间中复有大海」。可见海在地面,所说的金轮依水轮,不能解说为大地在海中的。这一世界──地球的成立过程,由气体而液体,由液体而固体;以及现在的大地四周有水──水汽,水的四周有风──没有水汽的空气,风的四周有空,一圈圈的轮形世界,与近代人的解说,并没什么严重的矛盾。 
  
 
  人类社会的演进
 
  这一世界的人类,传说从光音天下来,象徵他们的喜乐与光明。那时,人类像儿童一样,都充满喜乐和光明的憧憬,无忧无虑,不识不知,既不知什么是经济问题,也无所谓家庭男女。社会学者所说,古代蒙昧的原始社会,一切是平等的,与佛经所说的最初人间,恰好相合。那时人类所吃的称为地肥。因吃随地所产的食物,逐渐发现了肤色的不同。这时,体力光彩出众的,开始骄傲起来,印度人对於种族的分别,起初即在於肤色。直到现在,白种人还以为有色人种不及他们优秀呢!由於肤色不同,自然觉得彼此不同,人类就一族一族的分化起来。各处各的环境,不再随便吃地面的东西了,知道吃自然粳米——野生稻。那时渐发现男女的不同;异性相逐,感到有点不大雅。为了掩蔽两性的媾合,缔结两性的密切关系,开始有家庭的组合,建造起粗陃的房舍。这样,夫妇、父子、兄弟等亲族的关系,都在家庭基础上建立起来。起初,吃的间题还容易解决,自然梗米到处都是。但有了家庭,人口渐多,私心也旺盛起来。大家对於天生的稻谷,争夺而蓄积起来。这样,自然梗米没有了,不得不耕耘而食, 这即是从采集经济而进入农业社会的开始。接著经济问题严重起来,有的辛苦耕作而反得不到收获;有的游手好闲,到处饱食无忧。大家觉到公共没有法纪,不能安定,於是就公推田主──梵语刹帝利,即是国王来分配,这近於中国古代的均田传说。有了国家组织,制裁权力,多少减少些纷争。国主是大众公举的,称为「众许平等王」。但从国家制──初期还是部落制建立起,人类社会即分为上下,上层即王族──刹帝利族,下层即庶民,庶民有纳税的义务,也就是有了治者与被治者。各成各的家,各作各的事,虽有国家权力,世间还不能太平。做工的能生存,但由於天时人事,收获不一定可靠;积蓄了,也有失亡的危险,人类的私欲,有增无已,有些人作出越轨的行为──盗、杀、淫、妄,罪恶蔓延。有些人感觉痛苦与失望,厌世的思想流行,出家去修行。由此政治组织不良,人类自私的罪恶,特殊的宗教阶级产生了。但这种厌世者,感到出家的寂寞,又回家娶妻生子,即是婆罗门族的来源。这是神教的职业宗教者,不是出家者,也不是正常的在家者,专门执掌祭祀,替人作祈祷,靠此生活。佛教虽认为世间是苦,  容许厌苦的出家生活,但对於营为世俗生活的婆罗门,根本反对。此时因社会工作繁多,职业分化,专门务农经商的自由民,成为吠奢族。没有土地,作工巧等活命的(主要是被征服者),成为首陀族。这些种族,佛法以为只有古代同一人类的职业分化。到此,即说到释迦族及释尊的出世。 
  
 
  未来的世界
 
  我们这个世界,一般称之为南阎浮提,是五浊恶世,苦难太多了。北拘罗洲的平等与自由,类似这个世界起初的人类社会。北拘罗的特色,没有家庭──没有男女间的相互占有,没有经济上的私有。衣服、饮食、住处、舟车、浴池、庄严具,一切是公有的。大家过著「无我我所,无守护者」的生活。拘罗洲的经济情况,男女关系,家庭本位的学者,会大声疾呼,斥为道德沦亡,类於无父无母的禽兽。然在佛法说,这是「无我我所」的实践者,是「能行十善业」者,是能做到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者。拘罗洲的人,没有肤色── 种族优劣的差别。没有夭寿的,等到寿终而死(生天),也没有忧悲啼哭;近於「千岁厌世,去而上僊」的传说。这该是极福乐的,然在佛法中,看作八难之一  。因为这是纯物欲的享受,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反不如我们,苦难多而能学佛法。物质生活的贫乏与不平,也是不理想的。要在社会和平,物产繁荣为基础上,加上智慧与慈悲,真理与自由,仁政与佛法同行,才是佛教徒仰望的净土。据经上说:这个五浊恶世,经过多少次灾乱,弥勒佛降生时,才实现人间净土。弥勒佛时代的净土,即是这个世界的将来,也就是我们仰望中的乐土。所以大家应发愿亲近弥勒,希望能躬逢当来的龙华三会!

12#
发表于 2007-11-9 23:59:00 | 只看该作者

科学证明--成住坏空

太阳系也有“混沌”现象 可能引发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成住坏空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米夏埃尔·吉尔说:“数亿年来,行星一直以发条似的规则性围绕太阳运转,但是某一天,在没有任何警告的情况下,一切都会彻底陷入混乱。”

太阳系发疯并非玩笑

  按照通常看法,宇宙是遵守规则的典范。但吉尔和他的同事、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费伦茨·瓦拉迪及布鲁斯·朗内加认为,太阳系最近一次“发疯”的时间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看来太像是巧合,”吉尔说。“我们认为,这或许与恐龙的灭绝有关。”

  吉尔等人谈论的这种行星发疯的现象被称作“混沌”。混沌是指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无常运动。不太严谨地说,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一个老套的比喻是:就好像加勒比海的飓风是远在夏威夷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

  但人们不知道,在太阳系中,最重要的混沌驱动者是木星和土星,因为它们是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因此,吉尔和同事们在研究行星的混沌运动时就把焦点放在这两颗行星上。其实,木-土系并非本来就是混沌系统。但是,它们会滑向混沌的边缘。因此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某种情况可能使这个系统失去平衡,陷入疯狂。

木星土星“合谋”祸事

  吉尔和同事们考虑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某种情况”或许就是太阳光和从太阳吹来的、由亚原子粒子组成的太阳风引发太空压力起伏。

  在数亿年的过程中,这两者的合力可能对土星轨道产生明显作用。他们猜测,太阳的可变性或许使土星的“半长径”(土星围绕太阳运转的椭圆轨道周长的某种量度)偏离0.1%。

  利用计算机模拟太阳系演变图景的研究人员此前一直认为,这种影响无足轻重。他们猜测,经过漫长的岁月,木-土系的影响就会“达到平衡”。吉尔说:“但我们有一种直觉,情况并不是这样。”吉尔和同事们在使用数字太阳系仪时考虑了这种影响。他们发现,随着土星半长径的变化,木-土系的运行方式就会一会儿规则,一会儿混乱。他说:“这个系统每隔几千万年就会陷入混乱。”

恐龙遭遇天文大混沌

  吉尔最重要的发现是,多种多样的模拟(在这些模拟中,土星的半长径可以变化)都显示,距今约6500万年以前曾突然出现一次天文大混沌。吉尔说:“这一混乱现象出现的时间与白垩纪和第三世之交达到惊人的吻合——正是在这一时期恐龙灭绝了。”

  吉尔说,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判断这场混沌持续的时间。但是,研究这种混乱现象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特别是小行星)的影响却是可能的。

  吉尔说:“木-土系陷入混沌状态时,小行星会受到多种影响。最重要的影响是,小行星轨道的半长径出现突变,这最终会导致小行星带中的天体向外喷发。”在这些天体中,有些很可能撞入地球。

  吉尔说,6500万年以前或许就发生了这种情况。“木-土系突然陷入混乱,产生一群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其中一颗撞入中美洲附近的海域,由此产生的冲击使恐龙灭绝。”

下一次危机:公元3000万年

  如果吉尔他们是对的,那么恐龙的灭绝就不能完全说是偶然事件。当它们在无忧无虑地生活时,太阳系这个巨大的时钟突然出了毛病。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可能与太阳系的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吉尔说:“它们或许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吉尔等人所做的模拟显示,还有一次行星混沌现象大约出现在2.5亿年前。根据他们的研究,太阳系在数亿年中静悄悄地发展变化,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的举动。过去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在未来发生。他们的模拟试验表明,未来还会发生混沌现象。不过吉尔说:“我不会为此睡不着觉。预期的日子是在公元3000万年,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从地球上撤走!”(千龙)

太阳系发疯并非玩笑

  按照通常看法,宇宙是遵守规则的典范。但吉尔和他的同事、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费伦茨·瓦拉迪及布鲁斯·朗内加认为,太阳系最近一次“发疯”的时间大约在6500万年前。“这看来太像是巧合,”吉尔说。“我们认为,这或许与恐龙的灭绝有关。”

  吉尔等人谈论的这种行星发疯的现象被称作“混沌”。混沌是指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无常运动。不太严谨地说,混沌系统对初始条件极其敏感,一个老套的比喻是:就好像加勒比海的飓风是远在夏威夷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引起的。

  但人们不知道,在太阳系中,最重要的混沌驱动者是木星和土星,因为它们是质量最大的两颗行星。因此,吉尔和同事们在研究行星的混沌运动时就把焦点放在这两颗行星上。其实,木-土系并非本来就是混沌系统。但是,它们会滑向混沌的边缘。因此就存在这样的可能性:某种情况可能使这个系统失去平衡,陷入疯狂。

木星土星“合谋”祸事

  吉尔和同事们考虑了这样一种可能性:“某种情况”或许就是太阳光和从太阳吹来的、由亚原子粒子组成的太阳风引发太空压力起伏。

  在数亿年的过程中,这两者的合力可能对土星轨道产生明显作用。他们猜测,太阳的可变性或许使土星的“半长径”(土星围绕太阳运转的椭圆轨道周长的某种量度)偏离0.1%。

  利用计算机模拟太阳系演变图景的研究人员此前一直认为,这种影响无足轻重。他们猜测,经过漫长的岁月,木-土系的影响就会“达到平衡”。吉尔说:“但我们有一种直觉,情况并不是这样。”吉尔和同事们在使用数字太阳系仪时考虑了这种影响。他们发现,随着土星半长径的变化,木-土系的运行方式就会一会儿规则,一会儿混乱。他说:“这个系统每隔几千万年就会陷入混乱。”

恐龙遭遇天文大混沌

  吉尔最重要的发现是,多种多样的模拟(在这些模拟中,土星的半长径可以变化)都显示,距今约6500万年以前曾突然出现一次天文大混沌。吉尔说:“这一混乱现象出现的时间与白垩纪和第三世之交达到惊人的吻合——正是在这一时期恐龙灭绝了。”

  吉尔说,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判断这场混沌持续的时间。但是,研究这种混乱现象对太阳系其他天体(特别是小行星)的影响却是可能的。

  吉尔说:“木-土系陷入混沌状态时,小行星会受到多种影响。最重要的影响是,小行星轨道的半长径出现突变,这最终会导致小行星带中的天体向外喷发。”在这些天体中,有些很可能撞入地球。

  吉尔说,6500万年以前或许就发生了这种情况。“木-土系突然陷入混乱,产生一群轨道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小行星。其中一颗撞入中美洲附近的海域,由此产生的冲击使恐龙灭绝。”

下一次危机:公元3000万年

  如果吉尔他们是对的,那么恐龙的灭绝就不能完全说是偶然事件。当它们在无忧无虑地生活时,太阳系这个巨大的时钟突然出了毛病。导致恐龙灭绝的事件可能与太阳系的动力学特性密切相关。吉尔说:“它们或许不是唯一的受害者。”

  吉尔等人所做的模拟显示,还有一次行星混沌现象大约出现在2.5亿年前。根据他们的研究,太阳系在数亿年中静悄悄地发展变化,但偶尔也会做出疯狂的举动。过去发生的情况也可能在未来发生。他们的模拟试验表明,未来还会发生混沌现象。不过吉尔说:“我不会为此睡不着觉。预期的日子是在公元3000万年,所以还有足够的时间从地球上撤走!”(千龙)

13#
发表于 2007-12-31 20:40:00 | 只看该作者

前輩

新年快樂

[em27][em27][em27][em27][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3 03:04 , Processed in 0.04863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