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新华网呼和浩特5月24日专电(记者张领、国权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赵志军日前在赤峰市告诉记者,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谷子、糜子产自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沟,比欧洲早2000余年。据专家推断,我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很可能就在赤峰市。
赵志军说,2001年至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刘国祥在敖汉旗兴隆沟发掘时,侧重对兴隆洼史前人类经济生活形态进行考察。刘国祥通过发掘,确认这里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同时原始农业已经产生。他提取了1500多个土样,到实验室进行识别、鉴定,发现了1500多粒碳化谷粒,一是糜子,占90%,二是谷子,占10%。而且,这些谷物完全是人工栽培形态。经加拿大、英国有关专家鉴定后认为,谷子、糜子毫无疑问是人工栽培形态的。
随后,考古工作者将碳化谷子、糜子送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碳14鉴定,鉴定结果是这些谷物距今7700年至8000年之间。比中欧地区发现的谷子早2000年至2700年。
据了解,兴隆沟的谷子、糜子的重大发现,引起了国外学者的极大关注。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准备与中国课题组进行国际性交流与合作,不仅在赤峰地区进行研究,而且还要在欧亚草原大通道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4-29 14:08 , Processed in 0.05081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