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admin在2007-10-29 10:37: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自然太在2007-10-29 0:44:02的发言:
关于高古玉科学鉴别法的认识
高古玉科学鉴别怎样才能达到100%呢?靠出土件的比对吗?这一点通不过,恐怕已经或将要达到共识;靠器形?靠纹饰?靠沁色?靠盘变?靠熟透?靠葬香?靠神韵?靠美感?靠悟性?靠感觉?这些从大量真品中总结出来的规律,在练到一定的眼力后,无疑在日常收藏和交易中是简单可行的,因为它不必也不能要求达到100%的准确率。况且有一定的风险存在,也增加了收藏过程的乐趣,谁的眼力好,谁就更有可能收到更多的真品,藏友之间吹吹牛,不亦乐乎?人们不是常说钓鱼比吃鱼香吗? 那么什么时候必须要求100%呢?是制定《高古玉审评与检验标准》,和作为权威部门出具“鉴定证书”的时候。这时上面那些或有些就不能作为证据了,因为证书的结论不能以感觉为依据,不能模棱两可;因为至少有相当一部分的“老料新工”的仿品在惹祸;还因为我们总不能对某个送检玉件给个“无法认定”的结论吧?或者至少这种结论不能太多吧?那么怎样才能达到100%呢?那就是借助于矿物学等研究成果和现代仪器,对“工上自然态质变”的不可仿特征的科学认定(既然称为玉器,就或多或少总会有加工的)。 所以,个人认为,“科学鉴定法”是存在两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还是属于眼学范畴------更高层次的,更科学的眼学,至多借助于几十倍放大镜(这种放大镜便携、便宜,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眼学。通过任南先生总结出的“任氏12字法”(RNM) 为广大藏友及一般市场交易提供现场易操作的鉴别手段,高概率(非100%)地解决新老和真伪问题;不要求达到100%。我们暂称其为“常规鉴别”。 第二个层次是由任老师的或其它的研究机构,借助于电子显微镜等现代仪器(个人很难买得起),通过矿物学、岩相学等方法完全确认次生物的真伪和进一步断代,并出具权威鉴定证书。我们暂称其为“仪器鉴别”。 两个层次缺一不可,也不能混淆在一起,要有清醒的头脑。广大藏友要搞好日常收藏,少吃药,就要认真学习“工上自然态质变”的“常规鉴别”方法。因为我们没有也不可能将昂贵的仪器搬到现场;同时,权威机构的“仪器鉴别”起着“法庭判官”的作用,使民间藏品最终有法可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10-29 10:47:08编辑过]
发自内心的认识,自然态老师关于"科学鉴定法是存在两个层次的"认识是客观的,科学的.一个收藏者能否以正确认识收藏到古玉真品,其第一个层次--"常规鉴别"很重要,关键是深刻领会任南先生"工上自然态质变"理论和牢固掌握其"十二字"方法;而第二个层次--"仪器鉴别"则解决了你的藏品真伪,收藏活动成功与否的问题.从收藏者个人讲,任南先生是每个红山古玉收藏者的真正导师,他让我们无偿地分享了他辛劳所得的宝贵学识,获得了识鉴红山古玉的真知,享受到如获至宝的乐趣和丰收般的喜悦;从国家角度看,任南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功臣,他为中华民族远古文明的发掘和历史的延伸,为红山古玉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奉献了自己宝贵才华,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个可尊敬的人.向任老师学习,致敬!祝愿任老师的伟大事业早日成功.--路峰.2008.06.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