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世之大隐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石器時代玉器刻契文字的新發現-劉漢根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19:00 | 只看该作者
漢文字起源的新發現:
1.「固有文化」「資訊生命」與資訊時代:

這項目的成果是依靠著運用腦海和心靈,以即時跟進的資訊糸統方式,去搜集史前文物及體會中華民族文字
起源的結果。能夠導至這成果,是基於廿世紀至廿一世紀,世界歷史政局,中西文化對立至現今的滆合;資
訊糸統理論與電訊科技影响,所啟發与導至而產生的結果。在這過程中,我們體會了在中華民族內在的固有
文化裏,資訊"生命"的意義,是智識資訊不斷地生長延續,積瀘在人類腦海裏与心靈上。由有生命以來至今,
一代一代的遺傳,積慮了固有的精神,繼續創造生命力,延續人類的生活。肉體的生命,只不過是一代人的
媒體,去經驗及積慮更有生存價值的資訊,充實了整體的智識資訊庫,來適應環境變化与進步,維持人類的
生存。
2.
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及玉刻契漢字歷史性新發現:
我們多年來的努力,從1979年至今,發現及搜集到的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及玉刻契文字。從現今的藏品中,可
以觀察到從早期立體玉雕刻,到平面圖案雕刻,演變到玉刻契文字的過程。也找到了中華民族文字起源的證據
,初步可以重組了漢文字起源與文化
藝術
發展的輪廓。
3. 中華
文字化始源:

自1898年王懿榮及劉鶚發現甲骨文,及1903年劉鶚出版《鐵雲藏龜》至今,最早發現的漢字,至今還是停
留在商朝的銅器銘文及商未的甲骨文,只是3,600年前至3,100多年前。我們搜集到的新石器時期的玉刻契
文字, 有"父"氏(斧燧氏),"太昊"氏,"太炎"氏及蒼頡的刻契文字。由新石器時代早期至今, 是漢字起源及
發展過程的玉刻契文字的證據。
4.
資訊模型看漢字的起源:

我們搜集到的石器時代的玉雕刻及玉刻契文字,和我們初步分析結果,是可以用現代的資訊糸統模型的角度,
重新了解認識人類意識智慧模型的結構。重新比較,內在智識庫的"故有文化"的意義 ,如:太昊氏的八卦,
周易,老子思想的意義;及外在知識庫的程式化"傳統文化",如:孔子論語,宗教組織,用敘述性文字方式的
"學術"討論。我們是運用了內在的智識庫去尋找最早外在知識庫的源頭。發現了在新石器時代,用玉石雕刻來
記綠思想的玉雕刻及玉刻契文字。相比後來的甲骨,銅器,竹簡,絲帛,紙張和顯視器,玉及玉器是新石器時
代用來創造及發展刻契文字的媒介。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20:00 | 只看该作者

引言 
人類偉大歷史性的新發現都是基於先天條件與後天際遇而產生的。我們的新發現也是基於先天及後天的因素。
以下是我們後天的環境因素。
1. 抗日戰爭其間,在太平洋戰事爆發之前,父親受命國民政府,任於英屬北婆羅洲註山打根領事館。筆者1943年
出生後,日軍追捕父親時,母親及兄姊們被日軍殺害,我幸運地得以生存下來,一直對生命十分感恩,人生充滿目
的和意義。1947年父親與我回祖國後,又經歷了解放,土地改革,新社會一切的演變,今小小的我,對人性及環
境的觀察,特別豐富。從1956年抵香港後,在拔萃男書院及後期到加拿大,麥基爾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習成長
中,中西思想在自由環境裏成長,一直消化著中西文化的精華,又嘗試把古今及現今資訊系統的思想模型滆合化。
2. 人類思想怎樣發展出來,從書本上一直找不到真正答案:宗教,中華民族固有文化與傳統文化,經典科學,量子
物理等等真正意義是什麼,它們的關係模型又是怎樣?
3. 1965年至1974年吸收的"資訊糸統"學識及科技,給我提供了思想上糸統模型的思維,及後來經濟上的實力,支
持了我有規模性的收藏史前玉器文物的行動。在三十多年長時期資訊系统研究与工作中,培養了採用即時跟進資訊
系统的思想去處理人文世界。採用資訊模型的研究方法,能很清楚的把問題系統化,减少許多不正確的假設,和猜
測。現在,我們漢字起源暫時的結論,是可以提供作為進一步研究人類資訊庫的基礎平台。這些新石器時期,玉器
上刻契文字的新發現,重要性是比1898年所發現,1903年由劉鄂所
出版 的鐵雲藏龜」(甲骨文紀綠),
更有歷
史及藝術意義。
3.
資訊系统理論的應用
,是引導至今天進入資訊時代的主要智慧因素。我從1965年學習資訊系统模型理論開始,
至後來一直的實踐,至今,整整四十多年。經過資訊生活自動化漫長的演變,才能今天普及地在商業,管理的資訊
糸統廣乏地應用。但是,在實際的環境中,不自覺地,我們已成為這些自動資訊糸統運作机械性的一份子。
在近廿年來,教育制度繼續成為職業求生的訓練場所,新的一代,只可能成為了機械化成員的一份子。在這機械化
環境下,自身先天內在的資訊系统已曰漸地被怱視,缺乏了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現代化生活的壓迫下,內在故有
的文化,在新的一代的接班人裏,已被忽視了。
4.
1970年代後期,玉刻契文字開始在香港市場出現:

有歷史意義的玉器刻契文字文物,自1970年代後期開始,間斷地在香港市場出現,因零星地在不同地方發現,這
些有寶貴歷史,文化,藝術意義的史前文物,卻一直被學界,博物館專業人士及傳統收藏界忽視了。因公眾博物
美術館沒有這一類的文物,考古及史前藝術刊物也沒有這些文物的記載,習慣依靠書本资料去"做研究"的工作者,
在沒有認識到正確的系統科學態度和培養的機會,是不能夠有獨立思維去應付及研究這些史前文物的。現在,雖
然有不少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已流入世界各地,但至今還沒有被發現及被重視其歷史,文化,藝術意義。我們搜集
到的玉器及玉刻契文字的品種,有充份的代表性及數量,經排列分類,及分析後 ,現在可以報告分析的結果。
5.
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及玉刻契文字的分析:
近廿多年來,我們採用資訊系统理論模型去了解人類的智慧資訊糸統。為了找尋中華民族的文化起源,我們搜集
到不少石器時期的玉器,上面更刻有玉刻契文字,用來找尋漢文字的起源。自2002年來,我們一直專注地分析
了這些新石器時期的玉器及玉刻契文字,排列出中華文化起源初步的輪廓。發現是符合經典上遠古故事的記绿 。
6.
夏商周的玉器銅器,漢以後的瓷器收藏:
我們不但收藏了新石器時代玉雕刻及玉刻契文字,來尋找中華文字的起源。也收藏了夏商周的玉器銅器,漢以
後的瓷器來比較史前藝術做型的演變,來反影不同時代的創作和靈感性。
7.商銅銘文及甲骨文之前的漢字:在石器時期玉收藏品中,有不同區域,不同發展程度的玉刻契文字。跟據這
些刻契文字的作風,我們是可以排列出及組合這些史前玉刻契文字的演變,很清淅地能看到漢字從起源,發展
到成熟的演變。
8.
新石器時代玉器刻契文字帶給我們"史前文化"資訊:
這些新石器時代玉器刻契文字, 現今可以帶給我們前所沒有的史前資料,讓我們再不必要,沒跟據地去否定了
經典上的"史前"故事或作任意的"學術"推測。現今,可以用史前文物來證實史前紀緣的中華民族的英雄故事。
9. 我們又應用了資訊模型,把人類自身本能的智慧資訊系統化,從資訊模型的角度,可以去了解太昊氏的 陰陽
八卦,周易和老子陰陽思想模型,是中華民族故有文化的根,與量子物理的新發現吻合。又利用新石器時代,史
前的玉雕刻函意,去觀察史前人類的智慧,文化與藝術的起源與演變。希望
這發現與分析可以排除一些 以前沒有
跟據,只依靠著文字推測意見的描敘
。更希望可以去建立一個更有基礎的知識資訊模型,來表達較統一的結構。
10. 石器時期玉刻契文字:
在找尋中國文化之來源,需要了解人類各方面較全面的知識 ,才能把握到中國文化在人類文化中的位置。這綱址
的動機是希望示範漢字起源與演變,最保守的估計,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已開始由玉刻的圖案演變到初期文字。到
了中原的蒼頡時代,已是非常美觀成熟的漢字。
這個過程,在新石器時期的玉器上可以全面性地找到事實與根據。我們希望:
研究中國史前文字,文化及歷史的考
古工作者
,及有関公私營文化機構組織,可以了解到漢字的根是在玉刻契文字 。現今,從玉刻契文字這方向去尋
找中華民族的文化根源,是較為實際可行的。
11 .
組織有系統性地去找尋中華文(字)化的 發展過程及意義:
最後,現今在物質經濟的社會,我們能怎樣去利用資訊系統思考模型,去研究及發揮人類內在資訊庫的應用。組織
及採用系統性方法去找尋中華文化的來源。讓潛在的自身"內在智慧"能有機會在資訊社會裏,重新發芽成長 ,重
新建設及發揚中華民族的固有文化。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21:00 | 只看该作者
 漢文字化來源的新發現
i. 在考古學界的報告和書本中,經常碰到一些解譯不到的 玉器及銅器的造型或圖案
。對這些圖案, 一向積濾
了不少猜測,造成了對史前文化研究中,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指導方向。從我們新石器時期的玉器藏品的造型
和圖案,我們可以找到這些文物的造型和刻契的圖案在最早時期是代表了甚麼,又怎樣跟著時間與環境演變
下去。從新彊及甘肅早期的玉器我們可以發現「紅山玉器」的早期造型。浙江「良渚玉器」的造型與圖案也
可以從「北方文化」及東夷族人的玉器上演變過來。
ii.
在我們充足收藏史前玉器樣本的情怳下,這些史前玉器文物, 自新石器時期,(有些可能自更早長時期),
長時期,在不同地域,地質性,的演變下,產生了復雜的表面及內在的化學物理及量子力學的變化。收藏後,
我們又讓這些玉器在控制的環境裏,自然地還原,讓雜氣自然地退走後,就會呈現真正玉器自然老化後的狀
態。累積這麼多年的親身觀察這些玉器數千年老化的真面目後,和在衆多稀有早期玉器實物的藝術做型後,

是看得出 做型的演變發展,及在時代上比較的前後
。基於在書本上或博物館裏,還沒有這樣充足的樣品,
現在,我們在客觀條件上,比較上,可以排除許多神祕的因由,和不必要的猜測,去監別和排除現代的仿古
玉製品。
iii.
在史前玉器文物市場中最重要的考慮是怎樣去分別那些是現今工場制造出來的彷高古玉器与真正史前製造
的玉器。在我們積累了這麼多的收藏及研究經歷,我們是非常清楚市場上的運作,來源和銷路的模式。至於

玉質,老化,年份,真假的觀察間題,及怎樣去「斷代」的問題
,是 需要觀察較多不同區域及不同新石器時期
的玉器的實踐經驗。較有實力及經驗的新石器時期玉器收藏人士,是較可以領唔其中的因素及道理。
      
1.   
石器時期有刻契文字的玉雕刻收藏品 :     
  
1-1. 商末銅銘文及甲骨文之前的漢字的起源與發展
1-2. 中國文字起源及發展:跟據有玉刻契文字的玉器發現地域,及文字造型來分析,在地域与時間上排列。
2.    
"考古文化"与"文化區"的定義:
2-1. "考古文化":廿世纪20年代由安達生醫生在中國考古發掘時所引用的,"考古文化"的定義,是出土文物的
地方性與時代性的標誌,採用當地的名稱來記绿。這個定義,在廣泛地域上,時代上運用不是十分清淅。現在
,"红山文化"及"良
文化" 一般的運用,已超出原來的定義。
2-2.  "文化區":我們新石器時代"文化區"的定義,是從我們石器時期玉器收藏品的地域 ,玉質,玉刻文字的
發展階段,藝術造型等等,排列分類,能分出藏品的文化區域性和時代性的發展。我們採用了三個不同文化的
地域,來分別文字及玉器藝術的發展。一個文化區域裏,也可以觀察到時間上,地域上和型式上,的發展與變化。  
3.     红山文化的來源 。
3-1.  龍和鳥在新彊/甘肅的早期玉器表露出來的造型,與人類起源進化有関。龍,鳥,鳥人 是在新彊及甘肅
所發現,玉雕刻的造型較較為生動。相信是較早期的玉器,許多是生活上作為象徵有紀绿性的作品。在內蒙及遼
遼,發掘發現的"红山玉器"以墓葬玉器為多,做型已單化了,但仍然可以看到有承繼着新彊/甘肅 早期的藝術作風。 
3-2.  跟據北方新石器玉雕刻的記綠,龍鳥,鳥人,及初期人做型的演譯,可以觀察到先人是記绿著
人類起源及演
變的過程

3-3.  從玉雕刻上,可以見到,未發明文字前的立體雕塑,及平面玉雕刻圖案的示意作用。
3-4.  在
北方文化 區的石器時代玉雕刻中,龍,鳥及早期人物的玉雕刻是最常見的主題。 新彊及甘肅,比紅山文化
的玉雕刻更"原始" 自然,更有靈感,更早期。這些在沒有文字之前的早期玉雕刻,是祖先們,用了不少的精力
,想辧法在玉石上雕刻,作為記绿。現在我們發現了的,是人類記憶從恐龍(中國龍)起源至現代人的長時期進化
,表達"資訊生命"系統,自有"生命"以來,從億萬年前到現今不斷地延續。
3-5. 從玉器藏品中,可以見到由恐龍("恐龍"是近代的名詞,正確的是"中國龍"或"中華龍"),龍鳥演變到鳥,鳥
人到現代人的過程。這是中華民族自石器時代至今崇拜龍鳥的意義與因由。
3-6. 書上稱"不明來歷與用途"的红山文化"馬蹄形"玉器,是由新彊/甘肅人像玉刻的人頭演變過來的。
4.   
文化的來源:

4-1. 良
文化的"神面獸身"圖騰是東方文化區東夷族人的烏崇拜 的像微,是由北方文化早期鳥的頭部(眼,鼻,嘴)
演變過來,後來的圖案是鳥人。自宋以來至今對這圖騰在玉器和銅器上的演變,寫作了不少文章, 這些文章傳統
的研究風格,還一直留傳至資訊時代的今天。
4-2. 漢字自從早期北方玉雕刻的人像上的名字開始,經東方東夷族人玉器上的各字及示意文字更進一步發展,到了
發展至後來中原玉器上的蒼頡的成熟漢字 。
3-4.「 劉」字的來源是自
斧燧氏,是源自早期北方文化的玉器上見到的「父」氏,是一雙"斧",是代表創做燧石
戰斧的"斧燧氏"。在東夷族人的玉器上,也見到的「父」字,後来到
東夷族人
東方文化區時,演變成了由一對手,
拿着雙斧"父"的,字。簡化的刘字是 雙手拿着"文"字 ,而不是拿着"父"字:文字的古字是父字中間
加上一小直劃,在"父"氏玉器上也找到,「父」與「文」自石器時期開始已是關連的。
4-5. 斧(父)燧氏,太昊,太炎的存在,由遺留在玉器上的刻契文字證明,"三皇"是在"事實歴史上"存在。
4-6. 東方文化的東夷族人,在玉器上遺留下刻契漢字,記綠了創造和發展漢字的全面性 ,東夷族人在後期良渚
文化的玉琮上,也記綠了成熟玉刻契文字,已是近似早期的銅器銘文字了。
5.   
中原文化區:

5-1. 在中原文化富有靈感的玉器上,遺留着"蒼頡"名字的文字,其他也有不少靈性的玉器還刻有 其他類似蒼頡字體
的刻契各字和文字。
5-2. 在中原文化眾多玉雕與刻契文字中,我們還可以見到蒼頡時期的文字及藝術成就與壯觀。
5-3. 中原文化刻有文字的玉器,有不同神奇種類,比商周銅還更有創意,更有靈性。我們有些藏品更高度至1.4
至1.6米,在當時的原始工具的條件下,真的是鬼斧神工的神靈創意作品。
1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7 00:22:00 | 只看该作者

家族與歷史時機的獨特因素与背景
重要藝術与歴史意義的石器時期玉雕刻 自從七十年代後期中國經濟開放後,香港市場上,出現了許多不
同年代的歷史文物藏品。新石器時期的玉器文物的出現,沒有受到傳統文物收藏家的重視,因為這些玉器,
在故宮及國家博物館裏未曾見過,在書本上也未曾記绿。這些文物自1970 年代後期的出現,在零星不集
中的程况下,很難發覺它們的歷史與藝術的意義。沒有先天
靈感
的引導,是不能夠看得出它們的歷史藝術
意義及重要性。
我們自1979年來,已察覺到這些文物的藝術氣質及靈魂,是遠遠超越了我們以前所觀察過的遠古文物,包
括了從世界上,國際的博物館,台北故官博物館及中國內地的博物館,可以觀察到的遠古文物。所以當時
就開始搜集這些獨特風格的史前石器時期的玉器文物。
一直以來,不斷地尋求較有靈感 ,与偶見的新石期
時代的玉雕刻,至今我們已收藏了可觀及有意義的數量,成為有代表性的研究樣本。
現今,經我們多年來的觀察,研究和分析後,現在可以有系統性地,與古典記绿的歷史故事,和近年來的考
古資料結合,發現了漢文字的起源及新石器時代文(字)化發展的過程。

 
即時跟進智識資訊庫
我們憑着
"資訊生命"裏,內在的自然即時跟進資訊庫 ,發現了石器時期漢刻契文字的起源:
1.  我們對史前文物的觸覺, 是先天遣傳,來自家族的祖先們。
多年來的科學訓練,及資訊系統模型的
思維
,引用糸統性的結構方法,去搜集研究及分析這些史前玉器及文字。
2.  經多年的努力,現今已收藏了可觀的數量,包括一些有代表性的石器時代玉雕刻及刻契文字。
從雕塑示意,刻契文字的初期,到發展至成熟階段的輪廓
 
3.  参考夏商周的玉/銅器和漢以後瓷器的藝術風格,來顯示 出,新石器時期玉器的獨特創意的風格,以表達
新石器時期的藝術,比商周的銅器及漢以後的瓷器更有靈感創意。

註:
"資訊生命"是自有生命以來,一直在腦海中遺留下來的內在資訊庫。
"我們"是我的"資訊生命":這是腦海中,自古以來,家族遺傳下來的資訊庫。

15#
发表于 2007-10-27 01:42:00 | 只看该作者
[em24]
16#
发表于 2007-11-3 11:07: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師

致敬

 

[em27]
17#
发表于 2007-11-7 09:10:00 | 只看该作者

大师

博学

敬茶

 

[em27]
18#
发表于 2007-11-7 09:27:00 | 只看该作者

企盼大師

給予

任網

多所指導

師友們

得以

宴饗

 

[em23]
19#
发表于 2007-11-7 13:41:00 | 只看该作者

這門

學科

艱深

需要

您的

引導

 

[em2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21:04 , Processed in 0.056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