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9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谈宝石鉴定和市场上的“和田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7 16:16: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商家对和田玉和籽料的大肆炒作,和田籽玉价格一路上扬,很多入门玩家非和田籽儿不玩,到了痴迷的程度,甚至走入误区,高价收购了一堆石子儿,却没有一件可以拿出来鉴赏的玉雕工艺品。为此,本文具体分析一下什么是“和田玉”,现在市场上的“和田玉”都是哪些玉料,我们应该怎样玩玉?

     从宝石学的角度来看,当其质量达到了和田玉分级分类公认的一般通用要求时,各地的软玉不必也不允许单独分类命名,可以与且末、若羌、喀什、叶城等地的玉石一样,列入和田玉的范畴。依据GB/T—16552有关“产地不参与定名”的规则,在做具体玉石产品鉴定时由于产地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也不区分产地。由于我国传统珠宝行业习惯用产地来命名一些珠宝玉石品种,其中如“和田玉”从古代沿用至今已被广泛接受,进而演变成为天然玉石的品种名称,因此2003年的新版国家标准中规定这些由产地演变而来的玉石品种名称已不再具有产地含义(原文)。简单的说,就是使用“和田玉”这一名称与产地无关。此项规则也符合宝玉石鉴定和贸易的国际规则和惯例:国际珠宝首饰联合会《CIBJO 宝石手册》中实用规则:第一条 总则 (b)项:在商业文件中不应指示原产地。第二条 实验鉴定报告(a)项:鉴定报告对宝玉石应仅做以下说明:材料分类、专业词汇中的商业名称、颜色、尺寸、重量、形状;(b)项:内含物质颜色深浅不必说明;(c)项:宝石的原产地不必说明。(原文)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宝玉石鉴定检测机构均严格遵守这一规则。

     在条件落后的古代,人们在河流中采拾“仔玉”,而在技术先进,经济发达的当代,仔玉的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据统计,目前仔玉产量不足和田玉总产量的百分之五。随着许多新产地矿山的发现和开发,和田地区早已不再是和田玉的主产区。例如且末县已成为青白玉的主要产区,(且末县属巴州地区),在乌恰会上且末县打出了这样的标语:“天下美玉出和田,和田美玉在且末”。1997年若羌又产出一批优质白玉,成为又一白玉新产区。来自不同产地源源不断的原料供应、保证了和田玉几千年对中华古老的玉石文化的巨大贡献。

     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对和田玉给予了明确的科学涵义:它是指分布于中国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包括古代所称呼的昆仑山),主要由镁质大理岩与中酸性岩浆岩接触交代变质作用形成及部分超基性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软玉,包括了以白玉为代表的多种软玉系列。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田玉》标准规定:和田玉系指产于新疆境内昆仑山-阿尔金山一带的成因特殊以微晶-隐晶透闪石为主的玉石。

     可见国家标准中的和田玉,实际是按地质特点而不是按行政区划来定义的:阿尔金山距离和田早已是几百公里之外,而且很长一段进入青海,是新疆和青海两地的南北边界,而昆仑山更是从中亚的帕米尔高原横跨新疆深入青海,其支脉甚至达到四川北部地区。虽然定义中还有“新疆境内”的地域限制,但是对于同样的矿务成分来说,基本没有什么意义:同样是阿尔金山一个矿坑的玉石,质量完全一样,难道仅仅因为行政区划的原因,北边新疆境内的就叫“和田玉”,南边青海境内的就不能是“和田玉”?何况阿尔金山本身也跟和田不搭界!所以对和田玉的判断,只能按玉质而不是地域来划分,其实即使是和田地区的“和田玉”,也是来自玉龙喀什和喀喇喀什两条玉河中的籽料或者附近的山料,而这两条玉河本身就是发源于昆仑山中,经过长距离盘绕汇聚到和田,形成和田河,其中的籽料自然也是昆仑山上的山料崩溃后被河水冲击磨砺而成,而山料更是来自昆仑山脉,所以和田玉本身也是出自昆仑,所以自古有“玉出昆仑”之说,这也就是市场上在和田玉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青海料、俄料被纳入“和田玉”市场而价格飞涨的原因。


2#
发表于 2011-10-18 22:51:23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1-10-18 22:55:09 | 只看该作者
[url][/url]籽料的确稀罕

u=3647612231,2148728288&fm=0&gp=0.jpg (3.06 KB, 下载次数: 40)

u=3647612231,2148728288&fm=0&gp=0.jpg
4#
发表于 2011-10-18 22:59:41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籽料,但不太会认,都是朋友帮选。

u=2851539191,1973952266&fm=0&gp=0.jpg (2.26 KB, 下载次数: 47)

u=2851539191,1973952266&fm=0&gp=0.jpg

u=1049197527,1595326748&fm=0&gp=0.jpg (3.36 KB, 下载次数: 39)

u=1049197527,1595326748&fm=0&gp=0.jpg

u=1947880657,3790408011&fm=0&gp=0.jpg (2.54 KB, 下载次数: 31)

u=1947880657,3790408011&fm=0&gp=0.jpg
5#
发表于 2012-3-20 17:20:55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7 12:13 , Processed in 0.060182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