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7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泛红山黑皮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6 08: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泛红山文化黑皮玉器 是否展示了红山文化期人类文明的一次倒退,造成了旧石器的再次轮回呢? 任南红山文化网科研组将联合国家实验室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 任南红山文化网 — 红山文化|古玉鉴定|玉器鉴定|红山古玉|史前古玉|赤峰|战国玉器 红山文化黑皮玉器-任南红山文化网科技检测 黑皮玉器是我国石器时代的一种器型奇特的玉器,也是文博界和收藏界争论最大的一种玉器。有的专家断定这是一种臆造的玉器,根本没有收藏价值,更谈不上研究价值了。 黑皮玉器是我国石器时代的一种器型奇特的玉器,也是文博界和收藏界争论最大的一种玉器。有的专家断定这是一种臆造的玉器,根本没有收藏价值,更谈不上研究价值了。 当然,一些主流的专家根本不参于黑皮玉器的相关讨论,他们以局外人的态度避开黑皮玉器的相关讨论,在他们心底深处,是完全蔑视这种玉器的存在,他们往往会告诫他们的学生或者徒弟,参于这样的讨论本身就是变相承认它的存在。 也有一些谈不上什么专家的收藏者,他们或者出过几本书,或者在电视上亮过相,也就觉得有那么一点发言权,也一味地否定黑皮玉器的存在。 当然,也有一些收藏者认为黑皮玉器的存在是客观事实,它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探寻它的出土地点,需要我们孜孜不倦地研究它的文化价值。这其中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有一个叫金喜镛的韩国人,就是其中一个最执着的收藏者。 让我们回顾一下,黑皮玉器的争论过程,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也许可以折射我国收藏界光怪离陆的心态。 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早期,在北京和上海的收藏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黑色的石雕。它的器型十分奇特,有动物、人和一些很难说清形状的几何器型,其中动物既有写实的形状,也有不知所云的物种;而人形器也是如此,写实和抽象并举,人兽共存于一体,器形之奇特,匪夷所思。它们大的有五六十厘米之高,尽一人之力只能勉强搬动;小的却可以在掌心把玩,也十分的沉甸甸。一开始,相当一部分收藏者,因其手感特重,把它当作天上掉下的陨铁。众所周知,陨铁的硬度是相当高的,是什么工具能把陨铁雕成各式各样的器型呢,想到我们的古人的玉器雕刻,这些收藏者也就不以为然了。不过,用磁石对这些黑色石器作过测试后,大家一致认为这不是铁性物质。不过这些石器的器型实在好玩,引起了许多收藏爱好者的兴趣,不少人开始把玩这种黑色的石器。那时的价格实在便宜,往往是作为其他古玩的配售品,售后赠送的物件。 这时,北京的柏岳先生、朱震先生,上海的钱益中先生、韩连国先生、陈逸民先生,以及其他收藏者都已经开始收藏这类黑色的石器,而其中收藏数量最多的当数北京的张一平先生和上海的沈钦石先生。除了这些国内的收藏者外,一个叫金喜镛的韩国人也对这种黑色的石器情有独钟,开始对这种黑色石器展开了追逐。 这些收藏者把这些黑色石器,或者佩在身上象玉器一样盘带,或者如雕塑一样作为摆件放在客厅中观赏。 如果他们一直这样玩下去,如果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想刨根究底,就没有后面的许多故事。也不会引出一些是是非非,也不会有国家文物局的关注。收藏界也许会太平许多。

黑皮玉器需要科学发掘

黑皮玉器是不幸的!它湮没了多少年后,才出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收藏市场上。尽管它以自己婀娜多姿的形象,稀奇古怪的姿态吸引着一个又一个收藏家,人们或把它作为匪夷所思的史前文物,或把它作为抽象的艺术雕塑,陈设在案头,思索在心底,探索着这些石头雕塑的过去和未来,但是,因为没有可靠的出生证,它始终不被承认,不能登上国家的艺术殿堂,向世人暢诉自己辉煌的过去。

黑皮玉器又是幸运的!它曾经由辉煌的史前文明所创造,它又在辉煌的改革开放年代被发现,它的重新出现,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世界上有识之士的眼光,从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走进了富庶起来的国人的厅堂。它最为幸运的是,国家文物局也予以了关注。在柏岳先生的努力下,国家文物局办公厅正式发函给有关各方,要求调查黑皮玉器的前世今生。下面是国家文物局办公厅给柏岳先生的回函。

柏岳先生:

你致我局单霁翔局长的来信收悉。关于出土黑皮玉器一事,我局多方征求了有关专家的意见,专家一致认为,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品中尚未发现过黑皮玉器。为慎重起见,如金喜镛先生能够提供出土黑皮玉器的准确地点,我局可请内蒙古,以便认定黑皮玉器出土的具体情况。

感谢您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热情关注!

专此函达。

二00八年十一月四日

(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印)

这是少有的国家文物主管机构对一个民间收藏品的慎重答复,没有柏岳先生的努力,黑皮玉器要上达天听,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这封回函中,我们能读出什么信息呢?

首先,国家文物局明确说明了自己对黑皮玉器的认知态度,也就是回函中所说的“专家一致认为,迄今为止在考古发掘品中尚未发现过黑皮玉器。”这是一个实事就是的说法,在考古发掘品中尚未发现过黑皮玉器的情况下,作为文物的主管部门,不可能承认黑皮玉器的身分。我们相当一部分收藏爱好者会说,既然能够承认非正式出土的三星他拉玉龙,为什么不能承认同样非正式出土的黑皮玉器呢?这是两个很难类比的事例。其原因无非有这么几个。一是三星他拉玉龙的发现者是文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苏赫先生在我国文博系统的资质是无可非议的;二是三星他拉玉龙发现时,我国文物市场还根本没有开放,不存在文物造假的情况;三是三星他拉玉龙的发现地点恰恰是红山或者类红山地区的文化遗存;四是三星他拉玉龙经多位资深的考古学家研究认定是我国东北地区的文物遗存。离开了时间、地点和研究人员,事物就没有可比性。

其次,国家主管部门的态度是谨慎的。尽管他们并不承认黑皮玉器的存在,他们还是谨慎地对待这一可能的重要发现。他们要求金喜镛先生“提供出土黑皮玉器的准确地点,我局可请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考察,以便认定黑皮玉器出土的具体情况。”这段话十分关键,它表达了极为丰富的内涵。一是要金先生提供准确的地点,所谓提供,应该说仅仅是“提供”而已,其表达的意思尽在不言之中了,相信一切中国人都会看明白的;二是,提供的地点要“准确”,尽管金先生在朝鲜日报上发表了黑皮玉器的出土地点,但这是一个大而统之的县名,要依靠一个县名去寻找具体的出土地点显然是不可能的,中国的一个县的面积大的要有几十万平方公里,不比欧洲的一个小国面积小,如何才能在如此广泛的地域寻找黑皮玉器呢?三是,这个寻找的过程落实给内蒙古的“自治区文物局组织有关专家赴现场考察”,这里,把组织者和参与者都说得明明白白了:四是“以便认定黑皮玉器出土的具体情况。”也就是说,由内蒙古文物部门组织的“专家”来“认定”黑皮玉器的出土情况。这是最为重要的表述,黑皮玉器的出土情况,一定要专家认定,一定要科学发掘。

最后,这份公函表达了对柏岳先生的尊敬,每一个热心于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公民都会感觉到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殷殷情意。

在了解国家文物主管部门的态度后,金先生到呼尔浩特找到了有关人士,并赠送了两件黑皮玉器。然后又到了他所找到的出土黑皮玉器的内蒙古有关地区,并和当地的博物馆馆长取得了联系。同时,当地的有关部门,也接到了国家文物局要求调查结论的公函。

应该说,王大方先生和胡晓农先生是十分重视国家有关部门的精神的,尽管2008年年底,当地已经是天寒地冻,他们还是尽一切力量采取了保护和调查的措施。

事情正在顺利的发展。也许,经过科学的发掘,一个人类的伟大发现就可以在本世纪揭开谜底……

不知是金先生提供的地点不“准确”;或者地点的范围太大,在相似的地貌、地形中,调查人员很难找到确切的地点;或者是调查人员涉及的区域还不大,调查的时间还不多(要知道,金喜镛先生是化了十六年时间才找到那个地方);抑或是其他不为人道的原因,这个调查报告还不能做出答案。2009年6月中旬,当地负责调查的有关人员和金喜镛先生等人在北京碰了面,进一步落实调查的地点和事项。这本来应该是一件大家都高兴的事情,但是,在关于调查的进度、范围、内容、地点和人员的问题上,双方产生了一些分岐。

我们理解收藏爱好者的迫切心理,但是,这种迫切心理一定要控制在科学的范围内,我们已经找寻了几十年,再等一些时间又无妨?

考古发掘和人类遗址的找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它不仅要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也要遵循相关的科学顺序,任何出土物的认定,不是随随便便的事情。一般的程序应该是国家相关部门的批准手续,有资质的考古队的组建和科学发掘,出土物的整理、归类和研究分析,然后才是科学的结论。一个重大的考古发现,特别是有关古人类的重大发现,应当采取慎而又慎的态度。

既然我国的文博部门,已经表明了态度,既然内蒙古的相关部门已经开始了行动,我们应该在一旁努力地配合,力所能及地提供一切可以或可能提供的帮助,否则,就有可能推迟黑皮玉器的找寻工作和调查结论。虽然柏岳先生在我国的相关科研单位做了黑皮玉器的地矿分析,虽然金喜镛先生在首尔大学做了C14测定,虽然韩连国先生和钱益中先生从雕塑艺术的角度分析了黑皮玉器的史前人类的艺术语言,虽然张一平先生收藏的黑皮玉器的器型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的思维,虽然陈逸民先生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探讨了黑皮玉器的人文价值,虽然也有收藏家从性价比来确定黑皮玉器的真伪,但是,在当今收藏市场一片混乱的情形下,任何个人或民间的发现都不会轻易获得科学的承认。即使民间发现了黑皮玉器的具体出土地点,发现了史前人类的遗址,发现了史前人类的祭祀场所,发现了神殿,发现了……它都不能算是科学的发掘,它都不能载入史册,它只会推迟黑皮玉器的真正的考古发掘,也只会导致黑皮玉器正式认定的无限推迟。也许,它会让黑皮玉器的遗撼永远留存,成为我国收藏界的一个永远的痛!

当发现了黑皮玉器的确切地点,应该把详尽的确切地点尽快地告诉给内蒙古的相关部门,这样黑皮玉器才可能真正搞清它的前世今生。历史会记住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任何人都改变不了已经发生的历史事实。

科学来不得鲁莽,科学也不能轻率,当面对一个可能的人类重大发现时,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更要用科学的手段和科学的理念去指挥我们的行动。在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机遇面前,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自身的鲁莽而丧失机遇。

黑皮玉器,你的命运究竟如何!?

推荐
发表于 2013-7-10 11:33: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国家文物局的工作是很糟糕,整个文物界被少数无良砖家把持,对中国的古文化视而不见。对国家文物局真的很失望。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1-8-7 20:38:00 | 只看该作者
看着有力度,欣赏!
3#
发表于 2011-8-16 10:57:39 | 只看该作者
欣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21:48 , Processed in 0.0552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