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0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关于古人类遗址资源调查:敬请关注“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九县一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3 11:4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目前据考古发现:在今驻马店市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留下旧石器遗址两处、新石器早、中、晚时期遗址180多处遍布全区各县市(如此密集遗址在1.5万平方公里上实属厚重的震撼???)。现选择几个代表性的遗址予以简介: 打石山遗址 位于今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城西北14公里的朱古洞乡柴坡村西。这里三面环山,皂角河从东边平原上缓缓流过,这是远古人类理想的栖息之地。打石山为一孤立于群山之中的石灰岩小山丘,呈椭圆形东西横卧,周长约1400米,高出地面50米左右。山南、山北各有一条小河经过。1980年,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这里在中更新世有一次大的地应力活动,使山体断裂,形成多处洞穴或孔隙,目前已荡然无存,仅残留红色土层。从洞内收集的红烧土块和灰烬,经测定推断,为旧石器时代人类用火遗物。动物化石则有熊、三门马、虎、鹿等。从清理的断裂构造看,下层为中更新世的红色土推积,洞口为晚更新世的破积物,上层为全新世破积物。考古测定,该遗址是距今十几万年至三十万年之间,与我国周口店北京猿人为同时代的旧石器早期猿人遗址和文化遗存。 后胥山遗址 位于确山县刘店乡后胥山旧石器时代人类遗址,也属更新世中晚期文化遗址,延续时间比打石山遗址更长,测定为距今80万年开始,到距今1万年。1991年,在这里考古发掘,发现有人类用火洞穴和裂隙堆积6处,出土灵长类脊椎动物化石和犀牛、羊、豹、猫、鼠、龟、蛇等动物化石20余种。还发现有烧土、烧骨灰烬,在2号洞的第四层发现骨制尖状器1枚。这些发现不仅说明当时确有人类活动,而且,据此还可以进一步确究豫南地区远古生态环境和气候变迁状况。 天堂寺遗址 位于汝南县城东南余店乡天堂寺村,马乡至余店公路北测。文化层6.4米,遗址中有一土井,发现有大量陶制品。陶色以红色为主,灰色次之;陶质有泥质和类砂;纹饰以绳纹、线纹、篮纹为主。发现的石器有石镰、石凿、石岗坠及磨光的石刀、石斧等。根据遗物特征分析,这是一处以新石器代化仰韶文化为主兼有龙山文化特征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文化层推积之厚,文化数量之多,延续时间之长,是不多见的。它为探索驻马店地区人类发展史,保存期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实物证据。1982年,被汝南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崔遗址 位于遂平县花庄乡和崔村西。采集到的文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陶器中多属残器,一般器型都较大,陶质一般为细泥红陶、类砂灰陶。纹饰以篮纹为主,附加堆坟和彩绘等。彩陶中,有红衣绘黑采、白衣绘黑、红彩等,主要绘于肩部和上腹部。图案有菱形方格‘平行线纹’图点纹等。采集到的新石器40余件,分打磨兼制、通体磨光两种;石质有黑色燧石和花青石;器形有石斧、石凿、石铲、石刀,骨器有磨制的骨锥、骨镞各1件。该遗址遗物主要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庙底类型,但有些因受屈家岭文化的影响,兼属屈家岭早期文化类型。该遗址于1977年发现,1984年9月被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公布为新石器时代部落遗址。 台子堆遗址 位于正阳县城西南27公里的兰青乡张庄西,高出地面约10米,东西长150米,南北宽90米,面积为13500平方米,发现的遗物有打制的石凿和磨制的石刀、石镰、石镞,有扁圆形骨镞,有铜鼎碎片和布泉。陶器中,多为夹砂红陶,泥质石陶次之,少有黑陶。纹饰以绳纹为主,附加堆纹和指甲纹次之。器形有鼎、罐、瓮、村、石、棒、纺轮等。该遗址保存完好,延续时间长,文化类型复杂,既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龙山文化,也有商周文化。 高岳遗址 位于上蔡县城东46公里的杨集镇高岳村南门外。呈椭圆形岗位,南北长300米,东西宽200米,面积60000平方米,高出地面1.5米。采集的标本中有鼎、罐、壶、碗等。陶色有综、红、褐、黑多种,陶片多素面,也有指甲纹、附加堆纹、弦纹、星方点等装饰,还有磨光黑陶及鹿角制成的鹤嘴器,从采集的遗物看,该遗址主要是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并含有龙山文化。 台子寺遗址 位于平舆县庙湾集东南马湾东岸,发现有6块红烧土块,地面采集到大量鹿角、石斧、多形鼎足、鬲腿、高足盘、澄滤器等。其中灰陶较多,黑陶、红陶次之。纹饰以绳纹、篮纹较多,有少量方格纹,素面较少。文化层中有大量的贝壳、田螺。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址。 耿庄遗址 位于西平县城东南耿庄村东,采集的器物有长方形石斧、半月形带孔石刀、扁薄穿孔石锛及罐、鼎‘瓮、杯、钵、豆、澄滤器等陶片。陶器为泥质灰黑陶为主,磨光黑陶和褐陶次之,陶制细腻,多为轮质,器物多素面,纹饰以篮纹为主,另有绳纹和方格纹。遗址保存基本完好。该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遗存。1985年4月公布为县级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庄遗址 位于泌阳县城北18公里官庄乡蒋庄村西,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60米。面积为36000平方米,高出地面近5米,文化层2米左右,遗址的南部、东部为当时的烧窑区,发现有大量陶片和红烧土著人,东部有密集的陶纺轮。采集到的石器有斧、凿、镰、刀、镞等,形器有鼎、豆、碗、盆、罐,夹砂红陶最多,泥质黑陶较少。该遗址面积较大,内涵丰富,是一处有价值的龙山文化遗址,而且在近期发现的泌阳县羊册镇方圆5公里内惊现上千处茨山类型“天书”。 十里铺遗址 位于上蔡县邵店乡十里铺村东南。发现的主要遗物为陶质器,陶色为灰色、红色和棕色,陶质有泥质、类砂,纹饰有横篮纹、螺旋纹、星云点、人字型划纹,弦纹、乱绳纹,附加堆坟及素面,另外还发现有磨光黑陶,有些陶器口沿上还饰有花边。还有一些石器,如石凿、石刀、石锛,是青石磨制而成,刃部有使用痕迹。在向阳的岗坡上,发现有住房遗迹,房基有圆形和方形两种。1977年5月,驻马店地区文管会组织的一次考古发掘中,在该遗址距地表3米以下的地层中掘出一个完整的仰身人体骨架,从头盖骨顶部至脚跟的长度约1.8米左右。该遗址主要属于龙山文化,还有一些恪地屈家岭文化遗物特征,是一处典型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存。 郭家村遗址 位于新蔡县城西南4公里的关津乡郭家村东北,呈圆形台地,直径2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高出地面9米,遗址上有大量红烧土块及蚌壳、鹿角、兽骨。采集到的标本有石刀、石锛、蚌镰、骨锥、陶纺轮等生产工具。陶器中以灰陶为主,红陶和黑陶次之;多饰有绳纹,能识别的器物有鼎、杯、壶、罐、瓮等。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屈家岭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此外,早在1953年,在新蔡县治理淮河工程中,发现一架完整的古象化石和大量蚌壳化石,还有棕熊、野猪、扁角鹿、纳码象等第四世纪动物化石。 杨庄遗址 位于驻马店市区西南约6公里的橡林乡杨庄村西,座落在练江河北岸的二级台阶上,海拔85米,总面积40000平方米,文化层厚0.5-1.5米。1992年,考古工作者进行了正式发掘。采集的标本中,泥质灰陶居多,有少量红陶,器形有碗、罐、杯、豆、瓮、鬲和澄滤器,多饰绳纹和篮纹,也有弦纹、方格纹,还发现有石刀、石镰、石斧、石凿、石镞和鹿角等,从实物分析,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龙山文化遗址。 中国河南驻马店市(九县一区:驿城区、确山县、泌阳县、遂平县、西平县、上蔡县、汝南县、平舆县、新蔡县、正阳县)地理坐标北纬32°16′53~~~33°32′02″东经113°06′00″~~115°11′40″(世界考古学家发现:很多著名史前文明地理都位于地球北纬30°附近)。 中国河南省驻马店市跨华北地台和秦岭褶皱系两个一极大地构造单元,栾川—确山—固始深断裂为其分界断裂。 中生代燕山构造运动以前,两大地质构造单元由于其运动强度,运动性质等的差异,其沉积环境,沉积物特征,岩石变形变质以及岩浆活动等有明显的不同。华北地台区具有基底和盖层双层结构特征:太古界至下元古界构造复杂,地层变形变质重;中元古界至中生界三叠系构造运动相对稳定,构造简单,地层变形变质轻或未变质。秦岭褶皱系则是一个长期活动带,构造复杂,太古界至中生界地层均遭受不同性质的变质作用,故不具双重结构特征。 中生代燕山运动,华北地台和秦岭褶皱系均表现为强裂的褶断和断块运动,以及大规模岩浆活动。尤其燕山运动三,四幕,不仅使华北地台中元古代晚期至中生代侏罗系地层发生 褶皱和断裂,使老断裂复活,同时还产生大量的北北东向断裂,形成菱形断块,沿深断裂和部分大断裂形成一系列断陷盆地,并伴有大量岩浆侵入。喜山运动早期继承燕山运动基本特征,断块差异运动加剧,同时伴有拗褶运动。晚期断块差异运动迅速减弱,而拗褶运动则有所加强,西部继续隆起,东部大幅度沉降。 据目前考古学成果证明:早在几十万年前就有人类在驻马店市生息繁衍、生活着几只创造人类文明的创始龙的足迹。这里既有盘古开天、伏羲画卦的传说发源地,又有旧石器、新石器时期的文明遗址,全区还发现古城址23处上古方国,所有这些标志着这个时期出现了最早的城市或城堡,证明着这个时代的古人类有了居所、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居住阶段,出现了居住洞穴和居室建筑以及建筑群。从这些遗址群内涵复杂、相互影响交融,渗透出原始社会的复杂性、原始社会文化历史延续的复杂性、原始社会文化类型的丰富性、原始社会文化演变方式的多样性。驻马店市地理、地貌、地质具有鲜明地域特点的原始文明的特殊性、与在地球上的北纬30°附近似乎一直有种神秘的力量在不断制造迷雾般的巧合????
2#
发表于 2010-11-3 21:06:00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把北纬30度的错误思维引入自己的思考中,那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假想。真实的原因有待探索新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26 16:48 , Processed in 0.05711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