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445|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原创]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4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4月15日,内蒙古一件红山文化时期龙形器物通过了国家资深鉴定专家的鉴定,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4月15日,记者陪同这件器物的持有者王先生,来到了由嘉博(北京)国际文物鉴定有限公司在呼和浩特市众信商务酒店举办的古玩鉴定活动现场。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国家级鉴定专家、央视二套《鉴宝》节目组资深专家张寿山现场这对件器物进行了鉴定。张寿山经过反复研究后,十分兴奋地说:“我今天开了眼,真是不虚此行!”他认为,这件器物至少有8000年的历史,其雕琢手法原始、古朴、简练,体现了红山文化早期的风格。器物手感沉重,质地细腻,光滑处呈淡青色,说明含有玉的成分,应该称其为玉石猪龙,它是红山先民祭祀用的礼器。玉石猪龙比被誉为“天下第一龙”的红山碧玉龙年代还要早,如果给红山文化龙形玉器排位,玉石猪龙排在第一;如果给红山文化龙形玉器排辈,玉石猪龙是鼻祖。
    对于玉石猪龙身上呈现的类似于被火烧过的黑色印迹,曾经有专家认为是火烧祭祀所留下的。张寿山对此并不认同,他认为,那些黑色印迹应该是因为年代久远而形成的沁色,因为在8000多年前火烧祭祀还没有出现。
    从历史和学术方面来讲,张寿山认为玉石猪龙是无价之宝。但是王先生一再追问其市场价格,于是张寿山说出了一个保守价格:180万元。张寿山认为,这件玉石猪龙由当地博物馆或者国家博物馆来收藏会更好,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41861165630.jpg[/upload]

0.jpg (65.54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原创]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2#
发表于 2007-6-24 19:56:00 | 只看该作者

再帮你补张图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2419564041191.jpg[/upload]

0.jpg (71.57 KB, 下载次数: 0)

[原创]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原创]被命名为玉石猪龙,并且被认为是红山文化龙形玉器中的鼻祖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让您见笑了
4#
发表于 2007-6-24 20:28: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04]

[em27]
5#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匝跟我那件差不多

不过你这件不是那么老,而且是抽象的纹路,那个孔怎么是那样的呢?不懂了
6#
发表于 2007-6-24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7-6-24 20:28:25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04]

[em27]

[em27][em27]与张老师看的那件皮象有相象之处
7#
发表于 2007-6-24 20: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玉前侍卫在2007-6-24 20:32:01的发言:
不过你这件不是那么老,而且是抽象的纹路,那个孔怎么是那样的呢?不懂了

吾兄

義行可佩

若能

上圖

學習

可引起

更大迴響

[em04]

[em27]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提醒

我的照片拷贝的有点问题,明天重新编辑一下发上来

发贴心情
[注意][公告]红山文化龙的鼻祖!!!
           该物品是我的家人多年前在山上务农时捡到的,我的老家就在红山文化的发源地内蒙古赤峰市,由于当时有关红山文化的新闻/报道等还没有,且当时家里人对红山文化这方面的知识也知之甚少,仅仅是因为其造型憨态可鞠才没有扔掉。所以这件东西就被扔在了院子里的花墙上,直到2004年内蒙古的一些媒体部门报道了关于红山文化的很多信息,我发现这件东西与新闻中报道过的以及网上报道的红山龙有点相似,才把这件东西收了起来,直到后来该物被自治区文物处的专家以“西泉熊龙”冠名,自治区有关部门对该物的发现给予了高度重视并拟考古发掘该物的发现地,一些媒体也对该物及发现地做了相关采访和报道,后经多方专家观摩,其中不泛红山当地的专家、北京的玉器鉴定专家(如:张寿山老师),他们都对该物的历史、文物、学术、考古价值给出了高度评价,但各专家对该物的命名却众说纷纭,有说是熊龙的,有说是猪龙的。
         经任南老师介绍我得知了这个论坛,所以希望通过论坛为这件物件找到归宿,让真正懂它的人,收藏它的人,研究它的人收藏它。并将募得资金委托给当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媒体《北方新报》,资助贫困大学生及贫困山区儿童,并跟踪报道。 
        感谢您的帮助,谢谢!
 
联系电话:13947158095
[此贴子已经被rn于2007-6-24 20:48:59编辑过]
9#
 楼主| 发表于 2007-6-24 20:49:00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门派一栏中是无门无派呢?我能换个门派吗
10#
发表于 2007-6-24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玉前侍卫在2007-6-24 20:47:31的发言:

我的照片拷贝的有点问题,明天重新编辑一下发上来


 

期待一览. 学习.

 

[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15:16 , Processed in 0.05839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