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99|回复: 3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经验与仪器———关于任南鉴别玉器之我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14 20: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任先生没有用高科技来唬人,只是把一些仿品找出来,是建立在自己长期的经验之上,仪器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em38]

目前电子描扫,也就是一种高倍放大,一开始应是难有标准,但任先生是在通过不断的实践要找出一个标准,不找那来呀!而且现在已有相关的东西,就是“任氏鉴定法”,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发现真理。

如果一开始便知真假,那就不用做什么检测了,事先真假只是一点个人经验,可以通过仪器的辅助手段来进一步发现两者的不同,便于工作可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长期的这种“工作”(也可认为是一种玩玉),便于工作会总结出诸多规律性的东西,借此一步步前行,去伪存真。个中艰苦难于言表。

[ em27]

谈到人眼考古,经验第一是位的,对任先生而这要分两点:1)任先生眼光也是很独到得,这只因经验丰富,东西一上手便有十成把握知真假。2)经验丰富只因长期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找规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

现今古玉收藏大都集中在民间,民间藏家见多识广不亚于一些所谓的专家,但民间藏家不是学者,更限于诸多客观因素(我想这每个人都能想明白,就不用我多言了)不会去写一堆长篇大论,而后专致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和民间收藏家不是缘分不同,也非考古人员命苦。只是考古人员所涉及的圈子可能没民间藏家广,其实考古和收藏是有区别的,这我也不想啰嗦了,会跑题的

[em01][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0:04:25编辑过]
2#
发表于 2007-6-14 20: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0:02:26的发言:

任先生没有用高科技来唬人,只是把一些仿品找出来,是建立在自己长期的经验之上,仪器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em38]

目前电子描扫,也就是一种高倍放大,一开始应是难有标准,但任先生是在通过不断的实践要找出一个标准,不找那来呀!而且现在已有相关的东西,就是“任氏鉴定法”,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发现真理。

如果一开始便知真假,那就不用做什么检测了,事先真假只是一点个人经验,可以通过仪器的辅助手段来进一步发现两者的不同,便于工作可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长期的这种“工作”(也可认为是一种玩玉),便于工作会总结出诸多规律性的东西,借此一步步前行,去伪存真。个中艰苦难于言表。

[ em27]

谈到人眼考古,经验第一是位的,对任先生而这要分两点:1)任先生眼光也是很独到得,这只因经验丰富,东西一上手便有十成把握知真假。2)经验丰富只因长期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找规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

现今古玉收藏大都集中在民间,民间藏家见多识广不亚于一些所谓的专家,但民间藏家不是学者,更限于诸多客观因素(我想这每个人都能想明白,就不用我多言了)不会去写一堆长篇大论,而后专致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和民间收藏家不是缘分不同,也非考古人员命苦。只是考古人员所涉及的圈子可能没民间藏家广,其实考古和收藏是有区别的,这我也不想啰嗦了,会跑题的

[em01][em27]

[em27]
3#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0:22:00 | 只看该作者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1420114078485.jpg[/upload]
今天就到这吧,明接着论!什么“小概率事件,总体事件”毕业好些年了,许久已不用了,我想非搞科研项目,玩玉少有人用吧!如果谁说他吃喝啦撒还用这个那可真算一奇人,老百姓看风水,算日子到是有的[em01][em01][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0:41:31编辑过]

0.jpg (50.74 KB, 下载次数: 0)

经验与仪器———关于任南鉴别玉器之我见

经验与仪器———关于任南鉴别玉器之我见
4#
发表于 2007-6-14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0:22:14的发言:
[upload=jpg]UploadFile/200761420114078485.jpg[/upload]
今天就到这吧,明接着论!什么“小概率事件,总体事件”毕业好些年了,许久已不用了,我想非搞科研项目,玩玉少有人用吧!如果谁说他吃喝啦撒还用这个那可真算一奇人,老百姓看风水,算日子到中有的[em01][em01][em01]

學習

[em27]
5#
发表于 2007-6-14 2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0:02:26的发言:

任先生没有用高科技来唬人,只是把一些仿品找出来,是建立在自己长期的经验之上,仪器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

 

 [em38]

目前电子描扫,也就是一种高倍放大,一开始应是难有标准,但任先生是在通过不断的实践要找出一个标准,不找那来呀!而且现在已有相关的东西,就是“任氏鉴定法”,只有在实践探索中才能发现真理。

如果一开始便知真假,那就不用做什么检测了,事先真假只是一点个人经验,可以通过仪器的辅助手段来进一步发现两者的不同,便于工作可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

长期的这种“工作”(也可认为是一种玩玉),便于工作会总结出诸多规律性的东西,借此一步步前行,去伪存真。个中艰苦难于言表。

[ em27]

谈到人眼考古,经验第一是位的,对任先生而这要分两点:1)任先生眼光也是很独到得,这只因经验丰富,东西一上手便有十成把握知真假。2)经验丰富只因长期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找规律,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总结。

现今古玉收藏大都集中在民间,民间藏家见多识广不亚于一些所谓的专家,但民间藏家不是学者,更限于诸多客观因素(我想这每个人都能想明白,就不用我多言了)不会去写一堆长篇大论,而后专致于考古工作。考古人员和民间收藏家不是缘分不同,也非考古人员命苦。只是考古人员所涉及的圈子可能没民间藏家广,其实考古和收藏是有区别的,这我也不想啰嗦了,会跑题的

[em01][em27]

[em27][em27]
6#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器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就这一点而言,多有奇异造型已是不足为怪的了。
[em26]更何况那么久的历史,那么宽广的地域,其文明程度也非我辈之人可以设想的。[em26]

再加5000-6000年的光阴流失,沧海桑田,这世上,已有千百万种变化,我们才活了几天,又能说的清楚多少物是人非。如果再目光短浅,那可真要误了先人的文明,上苍的锤爱,后辈子孙会骂的,那时再说罪过晚邑!

[em39][em39][em39][em39][em39]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0:59:13编辑过]
7#
发表于 2007-6-14 20: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0:44:44的发言:
说到器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多有奇异造型是不足为怪的。

人人都是

藝術家

[em04]

[em27]
8#
 楼主| 发表于 2007-6-14 21:04: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这算不算一证!红山2000年后的周人也有收藏 ,中华文明一直沿袭上下5000年。。。。。。

http://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060&page=2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14 21:07:12编辑过]
9#
发表于 2007-6-14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0:44:44的发言:

说到器形,红山文化的玉器,特别是小件玉器和用仔玉作器,有很大一部分是对玉料略施琢饰完成的。其中又以神异动物和写实动物器采用此法者居多。故即使是同一型玉器,其大小厚薄和五官形式也往往各有所别,甚至可以说,它们中没有一件是完全相同的,就这一点而言,多有奇异造型已是不足为怪的了。
[em26]更何况那么久的历史,那么宽广的地域,其文明程度也非我辈之人可以设想的。[em26]

再加5000-6000年的光阴流失,沧海桑田,这世上,已有千百万种变化,我们才活了几天,又能说的清楚多少物是人非。如果再目光短浅,那可真要误了先人的文明,上苍的锤爱,后辈子孙会骂的,那时再说罪过晚邑!

[em39][em39][em39][em39][em39]

像海綿一樣

吸收學習

[em04]

[em27]
10#
发表于 2007-6-14 21:1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普云在2007-6-14 21:04:31的发言:

不知这算不算一证!红山2000年后的周人也有收藏 ,中华文明一直沿袭上下5000年。。。。。。

http://http://www.rn-hswh.com/bbs/dispbbs.asp?boardID=1&ID=3060&page=2


吾兄

可以

貼過來嗎

[em04]

[em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22 23:04 , Processed in 0.056168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