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许群利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中国商报. 专家说“假”有玄机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7-7-20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n在2007-7-20 17:39:20的发言:

记者:现在收藏很“火”,但也略显浮躁。一些专家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做出不负责任的鉴定,有些收藏者在搞收藏的时候也总是抱着投机、“捡漏”的心理。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吕济民:对这些人,我的希望和祝愿是“苦练”,也就是下工夫学习。古人云“百闻不如一见”,

 见多才能识广,现在还要加一句,“百见不如一练”,多闻多见还要多练

我这里所说的“练”,包括闻(听课)、看(观摩)、讲(研讨)和做(创作),在这四个方面能融会贯通,过去讲“十年面壁”,现在则说“一辈子工夫”。不论是艺术创作、艺术研究还是艺术评论、艺术教学,都应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这样才能弘扬和发展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才能开创和繁荣艺术市场。

我认识的艺术家、鉴赏家、画家、书法家,如徐邦达、耿宝昌、刘炳森和佟韦等,都是经过几十年的“苦练”而成“大家”的。他们一辈子的勤学苦练的精神,已成为下辈人的学习榜样。

记者:随着奥运会徽、奖牌的发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逐渐引起世人的关注。对于“中国印”、“金镶玉”奖牌的创意,您有什么看法?

吕济民:我非常赞成。这个创意很高明,也很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古文化中最重要的是玉文化,历史最长的也是玉文化。玉文化连绵不断,经久不衰,它已经不是一般的文化,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灵魂,是高贵的象征。古代就有很多与“玉”有关的诗词,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很美,很有意境。

现在,借着奥运会这个广阔的舞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物推向世界,充分与国际结合,对中国文物市场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em25]
42#
发表于 2007-7-20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借着奥运会这个广阔的舞台,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物推向世界,充分与国际结合,对中国文物市场的发展也有积极的意义。

[em17][em17][em17]

 

[em01]
43#
发表于 2007-7-22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南岳衡山“镇山之宝”禹王碑被发现 曾失踪千年

禹王碑位于岳麓山巅的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全国有十风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

  位于岳麓山巅的禹王碑,苍紫色石壁上,面东而立。碑文记述和歌颂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全国有十多处镌立禹碑,据说皆由岳麓禹碑模本复刻。资料图

  中新社衡阳七月二十日电 (成新平)七月上旬,湖南文物专家多次鉴定后初步认定,近来南岳衡山上发现的重约十余吨的巨石为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这块曾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在尘封多年后终得以重见天日。

  据史料记载,禹王碑是中国最古老的名刻,碑上刻有奇特的古篆文,字分九行,共七十七字。因字体奇古,似蜷身蝌蚪,难以破译。著名历史学家、甲骨文专家郭沫若钻研其拓本三年仅识得三字。

  传说碑文记述和歌颂了大禹治水的丰功伟绩,为一块功德碑,曾被称为南岳衡山的“镇山之宝”。

在文物保护界,禹王碑与黄帝陵、炎帝陵同为中华民族的三大瑰宝。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湖南衡山县福田铺乡云峰村七组就发现这块巨石疑似禹王碑,该石有一不规整两虬相交平面,向中微凹,面上有不规整的纹饰,明显可见人工凿痕。因无人辩识,巨石被一农户砌房时砌进了墙体。

  直至不久前,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摄制组来南岳衡山寻访“禹王碑”,加上南岳区文物管理处旷光辉老人多年的跟踪考察,才有了这次重大发现。

  六月以来,湖南省文物局多次组织文物专家到衡山考察论证,通过实地考古鉴定证实,这块巨石所处位置、形状、大小及周边的环境与史料吻合,初步认定其确属失踪千年的禹王碑母本。

  目前,当地文物部门已对禹王碑遗址采取了紧急保护措施,开展禹碑原址、原碑的进一步确认工作,整理破译禹碑文字,积极着手将禹王碑遗址申报为文物保护对象。完

(责任编辑:陈国栋)
[我来说两句(258条)]
44#
发表于 2007-7-28 09:48:00 | 只看该作者

學習

[em27]
45#
发表于 2007-8-8 06:55:00 | 只看该作者

中央為防止盜墓,販賣文物,在90年代初定下一个計划,預算在15年內整復文物市場,先行將300件以外的判處死刑,待那些不正當得來的文物自然流失,然后再納入正軌。

信不信由你!

 

[em01]
46#
发表于 2007-8-8 23:00:00 | 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中央為防止盜墓,販賣文物,在90年代初定下一个計划,預算在25年內整復文物市場,先行將300件以外的判處死刑,待那些不正當得來的文物自然流失,然后再納入正軌。

信不信由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01]
47#
发表于 2007-8-11 15:24:00 | 只看该作者
发贴心情
“红山”见证华夏文明一万年.每处墓穴平均发掘出几百件以上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
“红山”见证华夏文明一万年 
京报网 www.bjd.com.cn    日期:2007-08-03 07:29    网络编辑 : 谢永利      <script></script> 字体显示:  
 
 
■张兴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古玉文化的传承上,红山文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玉器文化的鼻祖,它因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而得名,是中原仰韶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在西辽河流域相撞而产生的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其内涵十分丰富。在这一时期,我国上古先民们的手工业水平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制玉工艺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衍生出了中华古玉文化的开端。
  为了更深地了解红山文化的内涵与历史传承,笔者走访了红山古玉研究专家、中华龙根源远古玉石器博物馆名誉馆长刘景玉先生。刘景玉先生早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已经从事考古、玉器鉴定长达三十年,过去的几十年,深入内蒙古、辽宁等地考古数十次,对红山文化有着很深的独到见解。
  刘景玉说:“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巨大、文化之厚重是红山玉器所以重要的三个原因。在以往,很多所谓的专家因对红山玉器的一知半解而做出的论断误导了很多研究者和收藏者。”
  首先,红山文化是中国高古玉文化的鼻祖。在红山文化被发现之前,史学界及考古界一直认为中华民族的起源是新石器时代的夏商周时期,随着红山大批玉器的出土,已经证明中华文明超过五千年,甚至达到万年之久,而红山文化则成了这一论断必不可少的佐证。
  本世纪初,众多考古学家和中外古玉研究专家于上海召开古玉器专家研讨会,经过对红山文化的认真考证,正式认定中华文明的历史已经超过一万年,从而将中华文明追溯到万年之久,这对于中国的历史断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数量非常庞大。在古玉研究领域,有一部分专家曾经认为,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目前的存量不足300件,刘景玉将这一论断直斥为谬论。随之,刘景玉举出了一系列的事例与数据。
  “在红山文化的中心内蒙古赤峰敖汉旗一带,近年来已经发现墓穴500余处,每处墓穴平均发掘出几百件以上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仅仅在辽宁沈阳龙根源远古玉石器博物馆就藏有红山文化玉器15000余件。”
  从夏朝至今的4000余年,已知所流传的红山玉器已达4000件之多,当海内外的专家经过论证确认红山文化达上万年之后,数量岂止300件?对此,刘景玉言之凿凿。
  此外,红山玉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艺术气息,是研究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依据。红山文化跨越了新时期时代与旧石器时代,当时的磨制工艺已经非常先进。随着一批批红山时期墓葬的发现,大批红山玉器相继出土。其中,从红山文化时期墓穴出土的玉猪龙已经惟妙惟肖,颇具神韵:猪龙肥首大耳,圆睁怒目,额头前倾,夹杂有多道皱纹,口微张,獠牙外露,背部卷曲如环,是猪首龙身相结合的形态。在当时,这类玉器已经不仅仅是佩饰,已经开始成为代表某种等级和权力的祭祀礼器,是中华民族最原始图腾的生动再现。
  红山文化时期的玉器,还让中华民族寻找到了作为龙的传人的最古例证。龙的起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历代帝王都以龙自居,先民们也都以炎黄子孙、龙之传人而自豪不已。但是,对于龙的起源却一知半解。上世纪80年代初,红山文化玉雕龙开始被确认时,有专家称龙起源于辽河流域,进而掀起了一股寻找龙源热。
  2000年9月,全国玉龙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于辽宁阜新召开,会上包括刘景玉在内的专家一致公认:红山文化查海遗址发现的龙形堆石,是目前所知中国年代最早的龙。这次专家的论断是在对遗址的碳十四年代测定和树年轮校正的科学方法的基础上做出的。经过科学的论证,专家们将中华民族的龙文化从之前商代的3000多年进而延伸到了5000年乃至上万年,远早于传说中的炎黄时期。
  在红山文化时期,已经开始出现类似于后来诸侯的方国,方国文化代代流传,这种传承的信物便是龙文化。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皇帝埋葬于乔山,后驾飞龙升天,而传说中的飞龙,便是人们对红山龙的最早记忆。
  具体地说,红山文化的中心也是方国的中心,后经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封建王朝的最后,在这个传承的漫长过程中,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红山文化的历史是当今对远古时期研究的重要史料。红山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决定对它的研究不能一蹴而就,凭空地妄加论断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刘景玉还表示,对红山文化的研究还将继续开展下去,红山文化也将随着对其的研究而进一步为世人所知,这关乎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回溯和玉器文化的发展。
48#
发表于 2007-8-14 17: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qq在2007-6-15 15:04:20的发言:
 任南红山文化网表达了民间藏家的心声,我想民间藏家都是可爱的,虽然有那么一点点的愚昧,一点点的势利,但民间藏家却是收藏的柱石,传承文明的根基!!![em17]

说的好,说得太好了.疯子支持你,向你学习.你太有才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23 04:43 , Processed in 0.0553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