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20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海底世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17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奇石共赏

 

 

 

[upload=jpg,奇石 004-1.jpg]UploadFile/2010-3/20103172142449032.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7 21:42:45编辑过]

0.jpg (157.98 KB, 下载次数: 2)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0.jpg (253.79 KB, 下载次数: 2)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2#
 楼主| 发表于 2010-3-17 21:43:00 | 只看该作者
奇石共赏[upload=jpg,奇石 003-.jpg]UploadFile/2010-3/201031721431253666.jpg[/upload]

0.jpg (253.79 KB, 下载次数: 2)

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
3#
发表于 2010-3-18 06: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10-3-17 21:42:00的发言:

奇石共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奇石 004-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7 21:42:45编辑过]

*感恩...分享...[em80]

首見...奇石 水族箱內...

擬態佈局 觀賞創意......[em5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8 6:25:45编辑过]
4#
发表于 2010-3-18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10-3-17 21:42:00的发言:

奇石共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奇石 004-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7 21:42:45编辑过]

[em56]学习与欣赏

       赏石论道

集石,赏石,悟石。爱石者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情趣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为得到一方美石,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四处淘换,有的人痴迷疯癫,有的人煞费心机。可真像宋徽宗那样为了一己之好而举全国之力搞“花石纲”劳民伤财最后国破身亡,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那份儿上。

赏石是每个人对被赏对象的心理观照,它的完成取决于主客观双方条件。最高的赏石境界可以打破时空壁垒而神游内外矣。“石”是客体,是客观存在;“赏”是主体,是主观的心理感受。客体是变化的,无言无情的。而作为人的主观的心理感受则是丰富多彩的有情有意的。如果说“集石”是人在社会的活动,人在社会这座历史舞台上演的现代活剧的话,那么,“赏石”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人对大自然的心理感受与感应,这种感受与感应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富有灵性的,它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自然,影响社会,从而产生“互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冰冷的石头既无言又无情。

集石,赏石,悟石,最高层面是“悟石”。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集石赏石活动不断形成认知的集纳,这时必然会考虑:集石赏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终于明白了:愉悦心情。对!说对了一大半!这时,我们的精神境界便会不断地提升,从而逐步品鉴并且感悟美石的质地风骨乃至精神与品格等等。这便赋予顽石以生命,不仅是心灵的感应,而且是精神的升华,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对自己性格涵养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

总之,集石是儒,赏石为道,悟石参禅。

敬请东胡先生和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5#
发表于 2010-3-18 11: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三肖居在2010-3-18 11: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学习与欣赏

       赏石论道

集石,赏石,悟石。爱石者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情趣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为得到一方美石,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四处淘换,有的人痴迷疯癫,有的人煞费心机。可真像宋徽宗那样为了一己之好而举全国之力搞“花石纲”劳民伤财最后国破身亡,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那份儿上。

赏石是每个人对被赏对象的心理观照,它的完成取决于主客观双方条件。最高的赏石境界可以打破时空壁垒而神游内外矣。“石”是客体,是客观存在;“赏”是主体,是主观的心理感受。客体是变化的,无言无情的。而作为人的主观的心理感受则是丰富多彩的有情有意的。如果说“集石”是人在社会的活动,人在社会这座历史舞台上演的现代活剧的话,那么,“赏石”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人对大自然的心理感受与感应,这种感受与感应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富有灵性的,它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自然,影响社会,从而产生“互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冰冷的石头既无言又无情。

集石,赏石,悟石,最高层面是“悟石”。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集石赏石活动不断形成认知的集纳,这时必然会考虑:集石赏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终于明白了:愉悦心情。对!说对了一大半!这时,我们的精神境界便会不断地提升,从而逐步品鉴并且感悟美石的质地风骨乃至精神与品格等等。这便赋予顽石以生命,不仅是心灵的感应,而且是精神的升华,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对自己性格涵养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

总之,集石是儒,赏石为道,悟石参禅

敬请东胡先生和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em243] ...無極...[em227]

6#
发表于 2010-3-18 16: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三肖居在2010-3-18 11: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学习与欣赏

       赏石论道

集石,赏石,悟石。爱石者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情趣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为得到一方美石,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四处淘换,有的人痴迷疯癫,有的人煞费心机。可真像宋徽宗那样为了一己之好而举全国之力搞“花石纲”劳民伤财最后国破身亡,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那份儿上。

赏石是每个人对被赏对象的心理观照,它的完成取决于主客观双方条件。最高的赏石境界可以打破时空壁垒而神游内外矣。“石”是客体,是客观存在;“赏”是主体,是主观的心理感受。客体是变化的,无言无情的。而作为人的主观的心理感受则是丰富多彩的有情有意的。如果说“集石”是人在社会的活动,人在社会这座历史舞台上演的现代活剧的话,那么,“赏石”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人对大自然的心理感受与感应,这种感受与感应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富有灵性的,它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自然,影响社会,从而产生“互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冰冷的石头既无言又无情。

集石,赏石,悟石,最高层面是“悟石”。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集石赏石活动不断形成认知的集纳,这时必然会考虑:集石赏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终于明白了:愉悦心情。对!说对了一大半!这时,我们的精神境界便会不断地提升,从而逐步品鉴并且感悟美石的质地风骨乃至精神与品格等等。这便赋予顽石以生命,不仅是心灵的感应,而且是精神的升华,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对自己性格涵养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

总之,集石是儒,赏石为道,悟石参禅。

敬请东胡先生和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东胡老师奇石;cesarcyy版的赏石论道,精辟,感悟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8 16:30:57编辑过]
7#
发表于 2010-3-18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赤峰红山石在2010-3-18 16:28:00的发言:

 东胡老师奇石;cesarcyy版的赏石论道,精辟,感悟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8 16:30:57编辑过]

*感恩...合緣...[em80]

借 居版悟道的精隨...而 略有所感...[em56]

8#
发表于 2010-3-20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10-3-17 21:42:00的发言:

奇石共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奇石 004-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3-17 21:42:45编辑过]

 

欣赏

9#
发表于 2010-3-20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三肖居在2010-3-18 11:00: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学习与欣赏

       赏石论道

集石,赏石,悟石。爱石者均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爱好情趣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为得到一方美石,有的人省吃俭用,有的人四处淘换,有的人痴迷疯癫,有的人煞费心机。可真像宋徽宗那样为了一己之好而举全国之力搞“花石纲”劳民伤财最后国破身亡,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那份儿上。

赏石是每个人对被赏对象的心理观照,它的完成取决于主客观双方条件。最高的赏石境界可以打破时空壁垒而神游内外矣。“石”是客体,是客观存在;“赏”是主体,是主观的心理感受。客体是变化的,无言无情的。而作为人的主观的心理感受则是丰富多彩的有情有意的。如果说“集石”是人在社会的活动,人在社会这座历史舞台上演的现代活剧的话,那么,“赏石”则是人与自然的对话和交流,人对大自然的心理感受与感应,这种感受与感应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富有灵性的,它自觉不自觉地影响自然,影响社会,从而产生“互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冰冷的石头既无言又无情。

集石,赏石,悟石,最高层面是“悟石”。我们通过多种多样的集石赏石活动不断形成认知的集纳,这时必然会考虑:集石赏石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终于明白了:愉悦心情。对!说对了一大半!这时,我们的精神境界便会不断地提升,从而逐步品鉴并且感悟美石的质地风骨乃至精神与品格等等。这便赋予顽石以生命,不仅是心灵的感应,而且是精神的升华,是人对于美好事物的认知和追求,是人作为社会的人对自己性格涵养道德等精神层面的自我完善。

总之,集石是儒,赏石为道,悟石参禅。

敬请东胡先生和各位师友批评指正。

 

学习.

10#
发表于 2010-3-20 08: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小米粒在2010-3-20 0:34:00的发言:

 

学习.

[em56]小米粒兄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6 07:47 , Processed in 0.06130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