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马纪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古玉 学习和探讨

[复制链接]
521#
发表于 2009-6-23 23: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6-23 23:00:00的发言:

 

嘿嘿!这论坛越来越有味道了,

 

现在半天不来都让人惦记,

 

因为说不定那位朋友语出惊人,

 

全新的视角,惯性不曾使用的论点,

 

会使人精神是为之一震。

 

 

不管别人感觉如何,shanmao感谢您!

 

有争论才叫论坛,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朋友们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不辩不明,语气重点都没关系,

 

但要注意文明用语:

 

平常心待人、待己,目的是通过讨论学习知识。

 

请不要说别人时全无顾忌,等人家说自己时就“急眼”了。

 

 

这是论坛保持良好学习风气的长远之计,朋友们理解吗?

 

 

shanmao拜托各位了。谢谢!

 

 

 

 

 

 

 

理解shanmao版主,没有了观点不就成了葫芦网诶!

[此贴子已经被shanmao于2009-6-24 17:58:11编辑过]
522#
发表于 2009-6-23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hanmao在2009-6-23 23:00:00的发言:

 

嘿嘿!这论坛越来越有味道了,

 

现在半天不来都让人惦记,

 

因为说不定那位朋友语出惊人,

 

全新的视角,惯性不曾使用的论点,

 

会使人精神是为之一震。

 

 

不管别人感觉如何,shanmao感谢您!

 

有争论才叫论坛,这样才能学到东西!

 

 

朋友们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

 

道理不辩不明,语气重点都没关系,

 

但要注意文明用语:

 

平常心待人、待己,目的是通过讨论学习知识。

 

请不要说别人是全无顾忌,等人家说自己是就“急眼”了。

 

 

这是论坛保持良好学习风气的长远之计,朋友们理解吗?

 

 

shanmao拜托各位了。谢谢!

 

 

 

是啊

山版語重心長

維護一个合諧氣氛

可以理性探討的環境

是大伙的責任

更是版主的義務

論壇不是封閉性的

應是開放性的

各方能人志士

當可暢所欲言

如此方為玉版興旺之道

惟能對事不對人

互敬互重

大伙都希望玩的愉快不是嗎

謝謝大家

敬茶了

 

523#
发表于 2009-6-23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ggg在2009-6-23 22:5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意!

524#
发表于 2009-6-23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牛牛哥请回来!等的发困了
525#
发表于 2009-6-24 00: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6-23 23:12:00的发言:

是啊

山版語重心長

維護一个合諧氣氛

可以理性探討的環境

是大伙的責任

更是版主的義務

論壇不是封閉性的

應是開放性的

各方能人志士

當可暢所欲言

如此方為玉版興旺之道

惟能對事不對人

互敬互重

大伙都希望玩的愉快不是嗎

謝謝大家

敬茶了

 

 

A版说得好,对事不对人就能“立论为公”,才能保持平常心。

 

谢谢各位理解。

526#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8: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gggg在2009-6-23 22:53: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同意!


我知道你们想说这是铁砣产生的表象,我也认可这样的说法。

那么就看看咱们中国的铁器时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吧!
考古所见: 齐国是周朝诸侯国之一、齐国是最早发明冶铁术的国家和地区、

临淄商王墓地三座墓中出土铁器103件,其中二号墓出土数量最多;

器类以生活用具为主,兵器次之;此为出土铁器之大宗者。

M2001号墓为7鼎大墓,是虢国国君虢季之墓。出土文物3200余件,

其中青铜器1700多件,有35件带有“虢季作器”的铭文,铭文最长的达46字,

最为珍贵的是“玉茎铜芯镶嵌铁剑”,经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教研室鉴定,

确认为该铁剑是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

它的出土将我国人工冶铁的历史由春秋末期向前推进到西周末期,

将近三个多世纪,被誉为中华第一铁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看看这样的东西是到代了?

[upload=jpg,未命名.jpg]UploadFile/2009-6/20096248584480503.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4 9:40:43编辑过]
52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想做跳刀、可惜技不如古人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490仿品==========.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2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怎么让人看清楚呢!是摄影技术的问题!还是不敢真正地给大家看呢?

52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9:08:00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玉质首先就不看好!再看看你的饕餮纹也无神!

再上几个看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526231392037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5-27 10:40:06编辑过]

53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4 09: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wyg5000在2009-6-19 0:06:00的发言:
先说汉工哦,批料,首工中铊扁且细走深,现代工具做不到的,宽铊压细线走工仿者不理解的,工成后呈现十比一的感觉,他们都是颠倒的干,蒙蔽初入者是比较容易的。第二,玉工的思想是敬畏心情,不是图利,搞不好要丢性命的,玉表结晶体和结晶体坍塌也比较关键的辨别作用。沁色包浆只是辅助作用,对传世品的关键,结晶体的再次变化是在晶体的基础之上,现行的手段是无法做到的,褶裂中的结晶体那就更别提仿制了。
压道工艺非仿者所想象的那么简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618235336853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说的很好!做的怎么样请大家看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6182353368531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19 10:24:4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22 08:21 , Processed in 0.05514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