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马纪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馆藏品 古玉欣赏 图文并茂

[复制链接]
181#
发表于 2009-9-26 23: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enping在2009-9-26 22:48:00的发言:

或是蝾螈?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是啊 僅能猜測了
182#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3:49:00 | 只看该作者

战国中期 吉玉玉珩

长6.6、宽3.6、厚0.2厘米。

青玉质,淡青灰色,半透明。两只弓形的龙斜向相交,二尾间有两条相背的小龙,体均饰鳞纹,上中部有一系孔。一龙残。

铭文字数,一面墨书6字

铭文释文为公,百十一,吉玉。

[upload=jpg,46.jpg]UploadFile/2009-9/200992713485625574.jpg[/upload]
183#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商代晚期(武丁世) 司辛玉牛

高14、长25厘米。

大理石圆雕,牛作伏卧状,前肢跪地,后肢前曲,短尾下垂。

铭文字数,下颌刻铭文2字

铭文释文为司辛(后辛)[upload=jpg,47.jpg]UploadFile/2009-9/200992713531469202.jpg[/upload]
184#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3:58:00 | 只看该作者
 
器残长24.2、援长20.9、宽6.1~6.4、厚0.5厘米
透闪石软玉。白色,不透明。器身有大片黄色沁斑,其间还夹杂黄褐色、黑色沁斑,器物表面的颜色非常艳丽。器出土时援身残断,现经拼接复原。器前锋分叉,口宽而深,左前锋残断。上下刃与前锋交接处较圆滑,现厚阑饰四组,齿形方直,阑间有多组阴刻直线纹,线纹间距与齿牙宽度相同,下阑及内部缺。穿孔以下部分残损。 [upload=jpg,48.jpg]UploadFile/2009-9/200992713573883875.jpg[/upload]
185#
 楼主| 发表于 2009-9-27 14:02:00 | 只看该作者
2001CQJC:507
长15.9、宽3.7~4.08、厚0.4厘米

透闪石软玉。磨绿色,半透明。器上不均匀分布数条灰白色筋条状斑。平面呈长方形,平刃。器身较长,阑部有五组齿状饰,上下两组各有4道平行直线纹,中间三组各有3道平行直线纹,每到线纹均由二条平行直线纹组成。整器制作规整,器表打磨光滑。

 

 

[upload=jpg,49.jpg]UploadFile/2009-9/20099271422399746.jpg[/upload]
186#
发表于 2009-9-28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牛牛在2009-9-27 13:53:00的发言:

商代晚期(武丁世) 司辛玉牛

高14、长25厘米。

大理石圆雕,牛作伏卧状,前肢跪地,后肢前曲,短尾下垂。

铭文字数,下颌刻铭文2字

铭文释文为司辛(后辛)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7.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56][学习与欣赏]司辛石牛,商王武丁爱妃妇好之墓出土。大理石质,高14厘米,长25厘米。这尊石牛,我为首见。谢谢牛牛兄的好资料!大理石质出人意料。其体量亦属大者。据记载,它出土的位置在棺椁上部的封土中[有可能不在墓室之内]。细观此尊石牛,它已经具备商代典型的琢治风格:周身刻双阴线起阳纹饰。与红山同类玉石器型相比,更加具像,更加繁缛。但令人关注的是依然保留了此动物造型的传统,依然保留了圆雕的风格。而留给我的突出的印象则是,红山时期此类造型特点多在抽象与具像间,基本素面无纹饰,如写意。那么,商代造型的琢治风格就逐渐开始注重写实。----个见。

187#
 楼主| 发表于 2009-9-29 16:16: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与欣赏]司辛石牛,商王武丁爱妃妇好之墓出土。大理石质,高14厘米,长25厘米。这尊石牛,我为首见。谢谢牛牛兄的好资料!大理石质出人意料。其体量亦属大者。据记载,它出土的位置在棺椁上部的封土中[有可能不在墓室之内]。细观此尊石牛,它已经具备商代典型的琢治风格:周身刻双阴线起阳纹饰。与红山同类玉石器型相比,更加具像,更加繁缛。但令人关注的是依然保留了此动物造型的传统,依然保留了圆雕的风格。而留给我的突出的印象则是,红山时期此类造型特点多在抽象与具像间,基本素面无纹饰,如写意。那么,商代造型的琢治风格就逐渐开始注重写实。----个见。
居兄的点评每次都有深刻含义、谢谢!

建议:可否把字放大一点、让老人看起来方便,谢谢!

188#
发表于 2009-9-29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和学习。[em56]谢牛牛兄辛苦[em27][em27]
189#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18:58:00 | 只看该作者
战国晚期至秦代 玉珩
长8.5、高3.8、厚0.2、璜体宽2.3-2.7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青玉质,局部有褐色瑕疵,中部有浸蚀。体扁平,形若圆环的三分之一,璜上下有对称的凸脊,两面以中部为界,浮雕出简化变形的夔龙形纹,两端及中部均有圆穿,中部穿较小。[upload=jpg,9.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618575096489.jpg[/upload]
19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6 19:00:00 | 只看该作者
战国晚期至秦代 玉珩
长4.9、高3.5、厚0.2、璜体宽1.1厘米
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墓群12号墓出土,现藏于重庆市博物馆
青玉质,局部有黄褐色浸蚀。体扁平,形若圆环的三分之二,璜两面纹饰相同,皆在璜的两端雕一张口侧面龙首,两龙身中部相连为一体,通体阴刻卷云纹,边沿饰阴刻弦纹。龙鼻,口各有一圆穿,中部也有一圆穿。
[upload=jpg,10.jpg]UploadFile/2009-10/200910618595521667.jpg[/uploa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5-19 14:21 , Processed in 0.04973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