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9日中国第二个世界文化遗产日这天,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发掘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带村两周芮国国君墓地的情况,人们惊奇地发现,该墓地竟出土了一件随葬的15厘米高的红山文化玉猪龙(见图1-3)。
图1 玉猪龙 高13.6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中心孔径3厘米,颈部孔径1.1厘米。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带村两周芮国国君墓地第26号墓出土。

图2 玉猪龙 高13.6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中心孔径3厘米,颈部孔径1.1厘米。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带村两周芮国国君墓地第26号墓出土。

图3 陕西省韩城市昝村镇梁带村两周芮国国君墓地第26号墓出土玉猪龙的情况。
从2005年4月起,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韩城市梁带村发掘了3座春秋早期的芮国墓葬,其中M19和M26为甲字形,M27为中字形,根据墓葬形制、规模以及出土器物判断,M27为春秋早期芮国的某位国君墓,M19和M26的墓主则为他的两位夫人。其中M26的墓主人身份较高,该墓主随身佩带和随葬的玉器有500余件,是这3座墓中陪葬玉器最多的一座。玉器中七联璜串珠组佩和梯形串饰最具代表性,由众多玉蚕、玉贝、龟形珠等组成的玉握也是前所未见的。但最令人惊奇的是在棺内墓主人近左肩处发现的一件形体较大的玉猪龙。玉猪龙高13.6厘米,宽11厘米,厚4厘米,中心孔径3厘米,颈部孔径1.1厘米。为青绿玉质,全器因受沁绝大部分呈褐红色和灰白色,但在穿孔背颈处仍部分保留着原始岫岩玉的色泽。该器头部亦为猪首形象,身体蜷曲无足,首尾内侧相连,鼻吻和尾部末端切割成V形缺口,肥首,一对扇形大耳上耸,阴线圆形大眼,额部、鼻梁及吻部碾琢出若干道皱纹,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出由砣具琢磨分段连接的痕迹。中孔较大,以管具两面对钻而成,并由此形成猪龙的下颌和身躯的内弧造型。颈后有一较小的穿孔,是以实心钻对钻而成。本器形体较厚,尺寸较大。这件玉猪龙与辽宁建平县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玉猪龙十分相似,毫无疑问,是距今5000年前东北红山文化玉工雕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