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石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我也请huangcheng先生认几个字 先谢了!!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9-10-16 21: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方而不割在2009-10-16 21:51:00的发言:

贴点小资料,可不一定准确の

春秋战国,各国诸侯都被称为“君”或“王”。战国后期,秦国与齐国曾一度称“帝”,不过这一称号在当时并不通行。已经一统天下的秦王政,以为过去的这些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尊崇,“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他下令左右大臣们议帝号。
经过一番商议,丞相王绾、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人认为,秦王政“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功绩“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他们援引传统的尊称,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建议秦王政采用“泰皇”头衔。然而,秦始皇对此并不满意。他只采用一个“皇”字,而在其下加一“帝”字,创造出“皇帝”这个新头衔授予自己。
从此以后,“皇帝”就成为中国国家最高统治者的称谓。
“皇帝”称谓的出现,不仅仅是简单的名号变更,还反映了一种新的通知观念的产生。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神和其他一些神明,有时就称“皇”。“帝”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第一,说明了他想表示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是上天给予的,即“君权神授”;第二,反映了他觉得仅仅是做人间的统治者还不满足,还要当神。
可见,“皇帝”的称号,乃是秦王政神化君权的一个产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21:51:52编辑过]

學習了

 

42#
发表于 2009-10-16 22:01:00 | 只看该作者

[em56]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22:04:47编辑过]
43#
发表于 2009-10-16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第一个重大行动就是要求丞相、御史找出一个有别于王的称号,以便与以往称王的其他统治者相区别。他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大概有过认真讨论。他们的建议是:“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自己,又选择了帝的称号,由此形成的复合词就是“皇帝”。他的最终决定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秦始皇所谓上古“帝”位号,应该就是子姓商人崇拜的帝,这个帝不是王而是神,因此具有某种神秘的意味。不过不管怎样,从商周的“王”以及周人的“天子”一直发展到秦始皇最终采用的“皇帝”称号,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在这以前,中国并没有什么皇帝,在这以后,皇帝才成为至高无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特定称号。 (具体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em22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22:03:35编辑过]
44#
发表于 2009-10-16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方而不割在2009-10-16 22:01:00的发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第一个重大行动就是要求丞相、御史找出一个有别于王的称号,以便与以往称王的其他统治者相区别。他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大概有过认真讨论。他们的建议是:“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自己,又选择了帝的称号,由此形成的复合词就是“皇帝”。他的最终决定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秦始皇所谓上古“帝”位号,应该就是子姓商人崇拜的帝,这个帝不是王而是神,因此具有某种神秘的意味。不过不管怎样,从商周的“王”以及周人的“天子”一直发展到秦始皇最终采用的“皇帝”称号,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在这以前,中国并没有什么皇帝,在这以后,皇帝才成为至高无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特定称号。

學習了

45#
发表于 2009-10-16 22: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方而不割在2009-10-16 22:03:00的发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第一个重大行动就是要求丞相、御史找出一个有别于王的称号,以便与以往称王的其他统治者相区别。他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大概有过认真讨论。他们的建议是:“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自己,又选择了帝的称号,由此形成的复合词就是“皇帝”。他的最终决定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秦始皇所谓上古“帝”位号,应该就是子姓商人崇拜的帝,这个帝不是王而是神,因此具有某种神秘的意味。不过不管怎样,从商周的“王”以及周人的“天子”一直发展到秦始皇最终采用的“皇帝”称号,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在这以前,中国并没有什么皇帝,在这以后,皇帝才成为至高无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特定称号。 (具体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22:03:35编辑过]

依此

此藏

皇帝之專用大臣令

可得好好琢磨了

46#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方而不割在2009-10-16 22:03:00的发言: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第一个重大行动就是要求丞相、御史找出一个有别于王的称号,以便与以往称王的其他统治者相区别。他下令说:“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服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丞相王绾、廷尉李斯等人大概有过认真讨论。他们的建议是:“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秦王自己,又选择了帝的称号,由此形成的复合词就是“皇帝”。他的最终决定是:“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
秦始皇所谓上古“帝”位号,应该就是子姓商人崇拜的帝,这个帝不是王而是神,因此具有某种神秘的意味。不过不管怎样,从商周的“王”以及周人的“天子”一直发展到秦始皇最终采用的“皇帝”称号,经历了差不多两千年的漫长演变过程。在这以前,中国并没有什么皇帝,在这以后,皇帝才成为至高无上的最高统治者的特定称号。 (具体参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6 22:03:35编辑过]

方兄辛苦!望继续指导![em56]

47#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10-16 21:20:00的发言:

見老

惟皇帝一詞

於始皇帝之前

是否已用之

探討了

 

回a兄:我也在此范谜,再请高人点化![em56]

48#
发表于 2009-10-16 22: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石良在2009-10-16 22:23:00的发言:

方兄辛苦!望继续指导!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又客气,论坛无人不知偶的水平资历和年龄,标准的菜鸟,玩不到一年,东西对的就一件(到底对不对现在还难说[em55]),您老来的晚,不知道而已,大家在一块就是共同探讨探讨,于寂寞无聊中找些乐子而已,兄言重了[em56]

49#
发表于 2009-10-16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10-16 22:09:00的发言:

依此

此藏

皇帝之專用大臣令

可得好好琢磨了

[em56]

50#
 楼主| 发表于 2009-10-16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您的头像就挺好玩!开心就好!!![em2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14 02:39 , Processed in 0.052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