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k123在2007-5-7 1:41:54的发言:牛河梁玉器雕琢工艺分析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牛河梁玉器雕琢工艺十分讲究,特征鲜明。从已有的器物看,当时人已经熟练掌握了切割玉材的技术,并因器体形态的不同,在选择玉材的大小、质地、色泽等方面也有相应的变化。一般而言,勾云形器、箍形器等器种所用玉材较大,个别器体的长度可达22.5厘米;龟、鸟、珠等所用玉材较小,个别器体的长度不足3厘米。此外,有些同种玉器在器体形态、大小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玉壁的外径最大者可达14.7厘米,最小的仅有3.8厘米;玉环的外径最大者可达8.5厘米,最小的仅有4厘米。在器表处理方面,所有的玉器均经过抛光,从而达到一种既温润又极富光泽感的艺术效果。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牛河梁玉器形态多样,依外形的差异可大体分成15种。同种玉器的雕琢技法基本相近,少数同种玉器之间在雕琢技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某些不同种玉器之间的局部雕琢技法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共性,从而形成牛河玉器雕琢工艺的一个突出特征。第二,在部分玉器表面雕琢出各种纹样是牛河梁玉器雕琢工艺方面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已发表的64件玉器看,雕琢纹样的共有12件,约占总数的18.8%。施纹器种主要有B型勾云形器、A型龟、B型龟、猪龙形器、双猪首形器、兽面形器、棒形器、曲面牌饰。纹样种类有阴刻线纹、瓦沟纹、凸棱纹等。牛河梁玉器所施纹样简洁明快,技法娴熟,注重发挥玉质本色,力求纹样与器形的和谐统一,从而使所施纹样超越了简单的装饰性功能,成为玉器本身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第三,牛河梁玉器的钻孔很有特点,钻孔式样比较丰富。在已发表的64件玉器中,器体上钻孔的共有40件,占总数的62.5%。依钻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从单面直钻而成的圆孔,孔径一面大,另一面略小,孔壁斜直。另一类是从两面相对直钻而成的长孔,孔径两面偏大,中间略小,孔壁呈亚腰状。还有一类是从两面斜钻而成的洞孔,孔径两端较大,中间偏小,孔壁呈弯曲状。在钻孔数量方面,有些器种比较固定,也有的器种钻孔数量多寡不等。 其他地点出土的红山文化玉器在钻孔技术方面与牛河梁玉器相近,大体可分成单面直钻、两面对钻、两侧斜钻成孔三种类型。有些玉器的钻孔式样、位置及数量与牛河梁同种器钻孔完全一致,如那斯台、尖山子、三星他拉等地出土的玉猪龙、葛家营子出土的一件玉箍形器、胡头沟和那斯台出土的两件玉鸟等。另外,有些玉器与牛河梁同类器的钻孔则明显不同,如胡头沟出土两件玉龟,其中一件在腹部偏上有一个从两面斜穿而成的洞孔;另外一件在腹部正中有一道竖脊,脊中部有一个横穿而成的长方形孔,二者与牛河梁A型玉龟的钻孔明显不同。特别是后者在竖脊上横穿长方形孔的做法在牛河梁其他玉器中也未见到。牛河梁B型玉龟与上述两件玉龟造型相近,但龟体上均无钻孔。还需提到,葛家营子出土的另外一件玉箍形器,形制与牛河梁A型玉箍形器相近,但器体上无钻孔。其他地点出土的玉环均无钻孔现象。 这个材料好,字里行间透着咄咄逼人的杀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