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这块璧对!好玉不受沁、这块璧的玉质硬度很高、使用皮壳之下质变不大、但
不是没有!如果清洗干净、可以看到有局部的缩与质变。
学习探讨了!
使用道具 举报
谢谢牛兄点评,我也有这种感觉;
只是有两点疑问:
1、这种皮壳很少见到,不知大家见过没有?
2、皮壳之下,质变不明显。
不知大家有什么看法?
有白灰掺土是后抹上的,市场上不少类似的。
如果清洗干净、可以看到有局部的缩与质变。
这是鉴定的关键!
白灰掺土抹上的,和这件感觉不同,
这件皮壳上可以看到细小的工痕。
埋在什么环境里了,能把透闪石腐蚀成这样?
这可不是能清除下去的附着物了。
个人浅见不符合自然态。
在末搞清楚之前,最好不要清洗不然可就没的说了。个张图可能会有些用,朋友可顺着这图的意思,如实物在手上再从微观下观查观查。我的意思是说朋友观查一下,镂空中残留的土与泛白皮壳之间的关系,可能会有些帮助,判别一个事物,事物本身有时不一定是主体。
1、观查皮壳与玉质间的紧密情况。
2、观查镂空处残留土与皮壳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种物质间相接处的状态。
3、观查残留土在镂空中的结构(块、粒之间的形态)土比玉松软很多,更易出现自然态等情况。
4、据我观查,朋友还要看下在边缘处,是否有壳包裹土的现象,也就是说在镂空或有工的边缘有没有壳包玉,土包壳然后再壳包土的共存情况。
这些情况朋友观查下可能会有帮助,上述并不完全,不能当做断件的标准,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会说明一些问题。
谢谢关注,
从实物看,透闪石的腐蚀并不明显,
这层皮壳是可以清除掉的。
我观察它就是一层“壳包玉”,
就象“海捞瓷”外边的那层“壳”,
或者说象水壶里边的那层“水垢”。
没有发现“壳包土”或“土包壳”
另外,
这层壳比较薄,透过这层壳,可以看到雕刻的纹路。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3 16:54 , Processed in 0.05356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