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upload=jpg,玉蝉 1.jpg]UploadFile/2009-5/200951121583648554.jpg[/upload]
[upload=jpg,玉蝉 2.jpg]UploadFile/2009-5/200951121585983546.jpg[/upload]
0.jpg (8.6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09-5-11 21:59 上传
似为汉蝉?——请讨论讨论
0.jpg (12.18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3.32 KB, 下载次数: 0)
使用道具 举报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snap1g.jpg
有岁月的痕迹,非短时酸蚀形成。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951013484635019g.jpg
古法钻孔。
只是不敢断为汉,因为汉的“工”太强了。
赞同shanmao兄所言。此件造型特异,我有些疑惑,但看玉表态及沁色和工法又非新仿所及。所以想多听大家意见。[em56]
十分精美,非常欣赏![em50]
0.jpg (208.1 KB, 下载次数: 0)
2009-5-12 21:25 上传
0.jpg (144.77 KB, 下载次数: 0)
0.jpg (189.44 KB, 下载次数: 0)
0.jpg (279.04 KB, 下载次数: 0)
renyi版主您好;
有沁孔吗?
个看有棕黄色的地方是受沁之色,此处包浆厚内部的干裂沁纹明显少于其他部位,可能是浓厚的包浆延缓了更多受侵裂纹的出现,(受沁早于钙化层)
个见请指整.
未观察到沁孔。同意您的观点(受沁早于钙化层),有一些部分可能与玉内不同的结构有关,质硬部分可能在受侵蚀时的表现就不同。小豆冰棍的融化表现可比一些不同玉质结构在受侵蚀时的现相,只是程度不同。
个人以为此蝉早于汉,不知有没有道理。
个人认为有道理。
[upload=jpg,蝉形玉佩 西周晚期.jpg]UploadFile/2009-5/200951320575071069.jpg[/upload]
[upload=jpg,蝉形玉佩 西周晚期1.jpg]UploadFile/2009-5/200951320581444367.jpg[/upload]
虢国博物馆的,断代为西周晚期。
0.jpg (65.54 KB, 下载次数: 0)
2009-5-13 20:58 上传
0.jpg (39.76 KB, 下载次数: 0)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玉蝉 1.jpg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玉蝉 2.jpg
精品
欣賞了
谢A版评赏,战汉的工确实令人赞叹。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9 17:21 , Processed in 0.0529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