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任南</i>在2008-7-14 11:24:00的发言:</b><br/>
<p><font color="#ff0000">要注意任南之见也不是定论</font>.<font color="#0000ff">关键是辨玉方法和着眼点的交流.全方位思考</font></p>
<p><font color="#0000ff"> </font></p>
<p><font color="#0000ff"></font> </p>
<p><font color="#0000ff"></font> </p>
<p><font color="#0000ff"> 任南</font></p></div>
<p><font color="#000080">看了这段话,使我想起两次听南怀瑾老师的讲座的大师心声,一次是1993年于南普陀闽南佛学院所讲授的 “生命科学与禅修实践研究”,老师讲:</font></p>
<p><font color="#000080">我常常告诉朋友,我最怕是学佛的人。为什么?一来了以后,看到你合个掌,一脸的佛气,一身都佛气,满口的佛话,究竟什么意思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就是把佛的那些道理拿来做普通的常识用了,变成名词了,嘴里满口佛的名词,那个真正的意义不懂,所以真正学佛要高度的智慧,佛法是智慧的学问,不是一般的常识,也不是一般的思想,我们首先交待这个。讲老和尚刚才的客气话,</font><font color="#ff0000">我这一番话的重点,希望大家对我,不要寄望的太高,更不要重视我,我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只有一点,好像除了我那些老朋友,我请来的老朋友以外,比你们年轻人,我多活了几年,比你们多吃了一点盐巴,如此而已,倚老卖老,只有这一点那还可以,其他都不行的。那么我也同你们诸位一样,十一、二岁就喜欢这个,一直摸到现在,现在你看我那个样子,头发也白了人也老了,一无所成。会写几本书,那骗人的,肚子饿了才去写书,没有饭吃卖文章吃饭的。</font></p>
<p><font color="#000080">一次是2004年10月23日南怀瑾先生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讲座的开场白。有缘人可以找来看看,细细体味。</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0-15 22:52: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