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任南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红山文化型"古玉",仿次生极象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7:58: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老料边仿沁</font>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1617584665528.jpg[/upload]<br/>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4-16 17:59: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5">老料边仿沁</font> [upload=jpg]UploadFile/20074161759922335.jpg[/upload]<br/>
23#
发表于 2007-4-16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读任老师文章有感;仿品一般在全器上都有“一致性”,如;1;[10楼1图]全器颜色基本一致,此类型真品较少见。2;[9楼1图]两色交接处为泾渭分明的直线,不自然。3;[10楼1图]尾部刀工宽窄深浅变化很少。</p><p>&nbsp;&nbsp;&nbsp;&nbsp; 个人看法;不对就批!</p><p>&nbsp;&nbsp;&nbsp; </p>
24#
发表于 2007-4-16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边玉(边石):它看上去既像玉又像石,有不同的颜色,色泽分布也好像受沁的古玉、老化的美玉。这种玉实际上是玉矿的边沿和岩石交界之处的边玉(边石),它的色泽与古玉受沁是不同的。它是在原生状态时岩石变质交代过程不彻底,或外来矿物加入融熔之后形成的,其颜色的位置、发散、边界与器物表面的关系和沁色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状况也存在于风化时天然次生色渲染的玉中。 <br/>
25#
发表于 2007-4-17 03:25:00 | 只看该作者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aoxiang</i>在2007-4-16 23:46:29的发言:</b><br/>边玉(边石):它看上去既像玉又像石,有不同的颜色,色泽分布也好像受沁的古玉、老化的美玉。这种玉实际上是玉矿的边沿和岩石交界之处的边玉(边石),它的色泽与古玉受沁是不同的。它是在原生状态时岩石变质交代过程不彻底,或外来矿物加入融熔之后形成的,其颜色的位置、发散、边界与器物表面的关系和沁色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状况也存在于风化时天然次生色渲染的玉中。 <br/></div><p></p>[em17][em17][em17]
26#
发表于 2007-4-17 19:12:00 | 只看该作者
<p><font size="6">精辟的帖子,谢谢~辛苦</font></p><p></p>
k123 该用户已被删除
27#
发表于 2007-4-18 06:14: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4-19 13:23:00 | 只看该作者
<strong><font size="5">渐变。</font></strong>[upload=jpg]UploadFile/20074191323737727.jpg[/upload]<br/>
29#
发表于 2007-4-20 11:49:00 | 只看该作者
[em27][em27][em27]
30#
发表于 2007-4-24 03:45: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6">嘻嘻~对号入座</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07:42 , Processed in 0.0582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