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土里有土</i>在2009-2-7 10:59:00的发言:</b><br/>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ff" size="5"> 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理解:</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ff" size="5"> 1、玉是晶体,纯晶体一般为无色或白色,其呈色离子是在晶粒与晶粒之间。当玉长期处于水中时,晶粒之间的呈色离子就会扩散出来(动力是玉内呈色离子浓度大于水中的呈色离子浓度),所以水融失色。而如果是水中呈色离子的浓度大于玉中浓度,则呈色离子就往玉中扩散,所以玉中就会有各种沁色。</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ff" size="5"> 2、任何物质都是可融的,只是融多融少而已。当玉中的一部份长期处于水中时,就会开始慢慢融于水,虽然极缓慢,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量变会成为质变,于是出现了我们用肉眼能观察到的缩态。</font></p>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ff" size="5"> 这是我的一点粗见,但不知对与否。</font></p></div>
<p><font face="楷体_GB2312" color="#ff0000" size="5">任何物质都是可融的,只是融多融少而已。当玉中的一部份长期处于水中时,就会开始慢慢融于水,虽然极缓慢,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量变会成为质变,于是出现了我们用肉眼能观察到的缩态。</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2-7 11:01:55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