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lo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再上皮壳与沁象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2-9 18:0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土里有土在2009-2-8 20:17:00的发言:
龙佬,太深奥了:其原因是土壤条件[包括玉受沁条件]构成对受腐蚀面的腐蚀,我的水平还比较低,能否麻烦您扩充解释一下?真心向您敬茶!
以下是引用大巫头01在2009-2-9 1:25:00的发言任网十二字自然态“同质残留”其特点:为水文条件下矿物物理变化,硬度密度或较高、土里方位高点,同等水融条件下相对应的“同质残留”是“减”部,即有留即有减。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9-2-9 12:17:00的发言:
大头已经用12 字法解释了.我再用白话说说,玉在土中基本是固定位置的,周围环境物质也基本是固定位置的,酸碱和水份的影响,在位置上说也相对固定,所以受腐蚀的位置也是固定的,就造成玉表面有受腐蚀的地方,有不受腐蚀的地方,有轻的地方,有重的地方.这样明白吗.

 

好氛围,好老师,受教了。给老师敬茶。[em27]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1:4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jw在2009-2-9 17:47: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long老师的讲解,

 

慢腐与快腐,也许通过显微镜看得更清楚。

能否再讲一下,此图如何对照‘净’与‘透’?

看一件东西,去对应12 字法,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如"净".你在这图上找就有问题.因为它已经不是生坑了.是一件被盘醒一二年的东西.说到透首先应该是在古玉件本身做相对的比较.因为每件东西入土时间不同,受沁不同,透的情况也不同.只有到脱胎时透才绝对类似.

付上几张07年上图的图片

[upload=jpg,照片2007.11,30 029.jpg]UploadFile/2009-2/200921011452428959.jpg[/upload]
[upload=jpg,照片2007.11,30 030.jpg]UploadFile/2009-2/200921011452438591.jpg[/upload]
[upload=jpg,照片2007.11,30 032.jpg]UploadFile/2009-2/200921011452429984.jpg[/upload]

0.jpg (87.93 KB, 下载次数: 0)

再上皮壳与沁象

再上皮壳与沁象

0.jpg (161.31 KB, 下载次数: 0)

再上皮壳与沁象

再上皮壳与沁象

0.jpg (58.65 KB, 下载次数: 0)

再上皮壳与沁象

再上皮壳与沁象
33#
发表于 2009-2-10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long老师对‘净’与‘熟’的解释。

能否讲一下,怎么看出它是‘二次入土’的?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2-10 18:1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jw在2009-2-10 16:46: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谢谢long老师对‘净’与‘熟’的解释。

能否讲一下,怎么看出它是‘二次入土’的?

两层沁色

35#
发表于 2009-2-11 20: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ong在2009-2-10 18:15:00的发言:

两层沁色

谢谢!

36#
发表于 2009-2-11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em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9 12:51 , Processed in 0.0567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