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国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国国 给师友拜年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9-1-29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国国在2009-1-29 21:10:00的发言:
给师友忘不了拜年

国国  新年好!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的目的,不在乎认出假的,而是从被认为假的一群中救出真的。有假的并不可怕,虽然有的影响研究,扰乱文化面貌,混淆历史真实,但迟早会被识破。可怕的是把真的当成假的消失在这人世间”。
13#
发表于 2009-1-29 21:59:00 | 只看该作者
新年好,牛年大运!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9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yinlinwin在2009-1-29 21:59:00的发言:
新年好,牛年大运!

yinlinwin新年好,牛年大运

15#
发表于 2009-1-29 23: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国国在2009-1-29 21:09:00的发言:
12字的概念不论哪一种类型的红山古玉,都有一些共同的要素和各自的特殊要素,有意识地从这些要素或特征去分析不同类型的古玉,进而对概念进行综合分析、比较、运用,是真正理解和运用12字概念的必要步骤。

一、12字概念结构中的共同基本要素

12字概念结构中包括三个共同基本要素:表象、背景、结果。(一)表象:即把我们看到的红山古玉的特征从不同的侧面进行描述;(二)背景:背景要素是从原因(如直接与间接、表面与根本、内部与外部等)、条件(必要性与可能性、物理与化学、地质与自然等)来分析红山古玉发生变化的种种因果关系;(三)结果:即对红山古玉的评价及实质(或性质、本质)定义。

二、12字概念结构中的特殊要素

12字概念结构中的特殊要素可按不同的类型区分:“质变”体现为“过程”要素;“自然态”体现为“经历”要素;“神”体现为“内容”要素;“表象”体现为“状况”要素。每一个特殊要素都可以再细分为若干要素。

12字概念由实物概念与理论概念组成。实物概念按照红山古玉本身的特征都努力采用一个字进行了高度的、准确的描述。理论概念是按照所涉及的学科性质,如地质、物理、化学、地矿学以及时间与空间、历史、地理等这些学科综合性的知识与概念来共同对红山古玉进行研究与阐述。

三、12字的总体结构及排列顺序的涵义

12字的总体结构及排列顺序,具有极其深刻的涵义,12字鉴别方法,把“净”字排在了第一,是非常有道理的。一件红山古玉上手,第一关就要过“净”字。 过关时,第一关至关重要,第一关过不去就不可能再过后面的关了,而“净”字恰恰是仿红山古玉的死穴,仿古必要做旧,做旧“净”则不存。这里的“净”如同人的气质,是内在的表现,是仿不出来的。我们鉴别红山古玉时往往忽略了这至关重要的第一关。

过了第一关,下面的熟、肥、透、葬、孔、坑、缩、次、过、浆便可依次观察,注意各个字之间在同一红山古玉上的共存性,同时性以及相互呼应的特征。12字所描述的12个特征不是孤立存在的。这是应用12字鉴别红山古玉的灵魂,现在仿品可以仿出其中的一个字甚至多个字,尤其是利用老料做仿的,但12个字的在同一红山古玉上的共存性,同时性以及相互呼应的特征是仿不出来的。所以不能简单的靠一、两方面的情况就仓促的作出鉴定。

最后一关是“神”, 看神韵要以深厚的艺术修养为前提。不仅要能看出红山古玉其气势、其内涵、其精神、其天人合一。更要通其性、会其神,是为“心赏”! 仿品袭其技,真品通其神。不在识其技,在乎通其神。这也正是任氏红山古玉12字鉴定法中没有谈“工”的原因。

红山古玉自然态表象中蕴函的“12字”特征,会因地域地层和在土中埋藏的时间区别而具有千姿百态的表现,故此“12字”只能在此做浅略阐述,以力图给红山古玉收藏爱好者一个鉴别真伪的理路。

 

[em27] [em27] [em27]

16#
发表于 2009-1-30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国国在2009-1-29 21:56:00的发言:
“我们的目的,不在乎认出假的,而是从被认为假的一群中救出真的。有假的并不可怕,虽然有的影响研究,扰乱文化面貌,混淆历史真实,但迟早会被识破。可怕的是把真的当成假的消失在这人世间”。

ok  ok  !

renyi 祝愿您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17#
发表于 2009-1-30 19: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国国在2009-1-29 21:56:00的发言:
“我们的目的,不在乎认出假的,而是从被认为假的一群中救出真的。有假的并不可怕,虽然有的影响研究,扰乱文化面貌,混淆历史真实,但迟早会被识破。可怕的是把真的当成假的消失在这人世间”。

[em27]

18#
发表于 2009-1-30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言之有理[em53]
19#
发表于 2009-1-31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20#
发表于 2009-1-31 17: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国国在2009-1-29 21:07:00的发言: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03868.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新年好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9 11:30 , Processed in 0.05267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