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57|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分享] 汉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10-13 09:21: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所谓“汉剫”,其实就是在玉料开片过程中,大概是由于解玉砂偶然的颗粒稍大,导致了玉料平面出现了较深的凹痕,或者由于开片时起锯片作用的绳子规格出现了变化,而导致了料面出现了台阶一样的线形锯痕。
这种痕迹由于对玉料的局部吃进较深,如果打磨平整,一来会投入大量的人力,二来会将玉料磨得很薄,所以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将带有汉剫的玉料琢成一面工的随葬玉器。汉剷作为一种原始工艺下的加工缺陷,并不带有另一种审美意义上的美感。汉剫虽然称之为“汉”,但是出现的时段是在汉以前的玉器中,汉以后的玉器就不再有汉剫出现。



2#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09:24:28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汉剫虽然称之为“汉”,但是出现的时段是在汉以前的玉器中,汉以后的玉器就不再有汉剫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20-10-13 10:23:4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6:12:5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6:15: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自在随缘 于 2020-10-13 16:35 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3 16:1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20-10-14 02:36:02 | 只看该作者
加工方式和方法改善,不再采取两边对加工,或者夹具改良,对加工的误差变小,当然这类的痕迹就不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4 07:14:16 | 只看该作者
认真学习者 发表于 2020-10-14 02:36
加工方式和方法改善,不再采取两边对加工,或者夹具改良,对加工的误差变小,当然这类的痕迹就不见了:yoci4 ...

有道理。请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7-18 16:07 , Processed in 0.0559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