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一下哈: 这种带乳突的孔窝底在文化期玉器上确实多见,在商周之后的玉器上是否也有我还说不清,在现代的仿品上是否也有有待考证,我手上有一件断不了真伪的玉器上也有这样的孔窝底,说断不了真伪是因为自然态老化的特征确实不明显,但总体感觉又不象是新仿的。所以依我个人了解的这方面的信息来说,有如下几点个人之见: 一、有这种孔窝底的孔窝直径一般都很小,我有一件直径仅在2—3毫米之间(如下图),见网上有交流的也在这个范围。 二、这种孔确实是桯钻所为,文化期玉器的桯钻孔底形态大概有两种,一种就是这种带有乳突的底,另一种就是锥形略平的底,这两种形态在有些有底的孔眼或对钻有错台的都可以见到。 三、由于孔底存在着两种形态,所以个认为这种现象与桯钻的材质有关,也就是说当桯钻的材质里外(指芯部与外围)一致时,是锥形略平的底,因为在直径不足3毫米的、内外材质一样的钻头底部,被解玉沙先行磨出洼窝,个认为这不大可能;当桯钻的材质外硬内软时,芯部才会被解玉沙先行磨出洼窝,才会出现带有乳突的底。如果是不分材质都能被解玉沙在钻头上先行磨出洼窝,哪么所有的孔窝底的形态是不是应该都是一样的了? 四、由于这种孔窝底的乳突现象在现今的仿品上有无还搞不准,所以个认为依此现象断真伪时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窝底的底子硬、亮,内外包浆一致的看真,窝底的底子糠,内外包浆不一致的看慎。 以上为个人之见,仅供朋友们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