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东胡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祝福任南网全体网友与各位版主和任先生牛年大运!

[复制链接]
31#
发表于 2009-1-3 00:20:00 | 只看该作者

谢东胡老师祝福!牛年也祝东胡老师牛气冲天,万事如意,安康吉祥!

 

 

[em56]

32#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12:1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零度漂移在2009-1-3 0:20:00的发言:

谢东胡老师祝福!牛年也祝东胡老师牛气冲天,万事如意,安康吉祥!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祝福零度漂移 姐姐牛年大运!

33#
发表于 2009-1-3 15:36: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9-1-2 23:57:00的发言:

年份到东周。

 

挺漂亮滴, 偶学习

 

[em85]

 

 

34#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1-3 0:03:00的发言:

請問老師是石斧嗎

春秋戰國以石製器可有前例

年代可能更早嗎

謝謝老師

 

不是石斧,是一件薄片型器。年份不会早过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

多次的回访这件器物的发现地点。是从钱币的残片的伴生物确认的这件东西的准确的年份。

一般的商周到春秋的东西,都是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来概括了,个人人为很重要的一件小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几年的奔奔磕磕寻找后,终于确认了年份。

35#
发表于 2009-1-3 23:01: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9-1-3 22:55:00的发言:

 

不是石斧,是一件薄片型器。年份不会早过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

多次的回访这件器物的发现地点。是从钱币的残片的伴生物确认的这件东西的准确的年份。

一般的商周到春秋的东西,都是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来概括了,个人人为很重要的一件小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几年的奔奔磕磕寻找后,终于确认了年份。

 

向老伯伯您学习判断年份。茶茶[em27]

 

 

36#
发表于 2009-1-3 23: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9-1-1 11:08:00的发言:

 

 

 

祝福任南网全体网友与各位版主和任先生牛年大运!

祝福东胡老师牛年牛运,更上一层楼!

37#
发表于 2009-1-3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9-1-3 22:55:00的发言:

 

不是石斧,是一件薄片型器。年份不会早过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

多次的回访这件器物的发现地点。是从钱币的残片的伴生物确认的这件东西的准确的年份。

一般的商周到春秋的东西,都是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来概括了,个人人为很重要的一件小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几年的奔奔磕磕寻找后,终于确认了年份。

向東胡老師

致上最敬意

好人默默的做

上天一定給回報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23:11:15编辑过]
38#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23: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bubuyou在2009-1-3 23:11:00的发言:

向東胡老師

致上最敬意

好人默默的做

上天一定給回報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3 23:11:15编辑过]

谢谢您的祝福,谢谢! 红山老祖的回报已经很丰厚的了。

东胡奔奔磕磕的跑山这么多年,还不知道感冒的滋味呢!

身体特好,百病不侵啊!

 

祈盼红山老祖呵护abubuyou先生百病不侵,强壮的身体,探讨红山!

[em57]

39#
 楼主| 发表于 2009-1-3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sjw在2009-1-3 23:04:00的发言:

祝福东胡老师牛年牛运,更上一层楼!

谢谢您的祝福,谢谢!

 

同时祝福您和您的家人和朋友牛年大运!

40#
发表于 2009-1-3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东胡在2009-1-3 22:55:00的发言:

 

不是石斧,是一件薄片型器。年份不会早过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的。

多次的回访这件器物的发现地点。是从钱币的残片的伴生物确认的这件东西的准确的年份。

一般的商周到春秋的东西,都是用夏家店上层文化时期来概括了,个人人为很重要的一件小东西,一定要搞清楚,几年的奔奔磕磕寻找后,终于确认了年份。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0.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红山文化 勾山形玉佩[39]
长11.4、宽4.3、厚0.15-0.3厘米
陕西省凤翔县郭店村春秋晚期墓葬出土,现藏于凤翔县博物馆。
青黄色,一侧中部有受沁之白斑。片状,左右对称,整体为一抽象鸮形,中央有两个圆孔,以示鸮之双目,圆孔上部均镂雕一弧状透孔,以示鸮之眉,左右两侧各有长方形凸齿,其中部均镂出长条行口,凸齿上侧各雕出齿向上弧形饰。上端平齐,正中钻一孔,佩下部琢出五组条形齿,玉佩两面相同,玉佩上还布满了瓦沟形纹,另外眼睛下凹的斜面也是很特殊的做法。此件玉佩虽出自春秋晚期秦墓,但应是红山文化玉器作品。

 

+++++++++++++++++++++++++++++++++++++++++++++++++++++++

 

另:先恕偶小米粒的不敬,只是与老伯伯您探讨. 这几日也在思索老伯伯您的通过拌生物、回访断年份的方法,但就摘转的上图器物,倘若是非考古挖掘,而是出自盗墓流入民间,那就要先认真伪而后断年份, 但就真伪的确认是不是也要需好长好长的时间呀? 无发现地点、无拌生物该咋办呀?若再加上馆藏若无此类似型制?

 

[em6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4 0:07:53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12 09:00 , Processed in 0.0588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