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jadestone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玉斧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23:08: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CESARCYY先生,您好。

这些黑色的斑点应该是您在解剖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晶体结构所致。

至于为什么有的呈现白色,有的呈现黑色,应该是深浅不同的缘故,显现的颜色不同,是视觉反应。盘后与解剖前一致,是 盘的过程中补充了水分所致?。

至于您说的黑色是“吐灰孔道”,那为什么解剖前后都看不见黑色的影子?而且我对照解剖前后的图看了一下,所现黑色斑点的部位大都在“透”的地方,

我的解释还是从“透”的角度来看,这些黑色和白色部分都是晶体空隙。

这些斑块状的透,形成的原因就是“失透”即结构水的缺失所致的。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32#
发表于 2008-11-27 23: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在2008-11-22 18:44:00的发言:

观洞内.斧刃草沁,可窥全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孔边缘.刃及工部位海草沁割断。

请教J版,是这样不?

[em23]

33#
发表于 2008-11-27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11-27 22:42:00的发言:

呵呵,KANGAN先生,怎么不敢说啊,在这里,可以畅所欲言。可以高谈阔论。

当然,您的观点表露才是最主要的。

我们一起在讨论中进步。

言过其实。我在网上是最差的学生。向各位学习!向j版学习!

3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23: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在2008-11-27 23:14: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孔边缘.刃及工部位海草沁割断。

请教J版,是这样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琴,您看的很仔细。

并没有海草沁割断。沁在孔的边缘,角度的问题。

也很想说一下这样的有机炭的沁象:沁丝象有根一样,很深,很细,有晕散状,但形状很清晰的那种,就象枝脉,都很清楚的看到。

您说刃部有海草沁那块地方,已经瓷化。但不知道形成原因。

35#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7 23:58:00 | 只看该作者

孔是单管钻。

孔壁可见环状纹;

孔壁分两层:上部口沿大,敞口状;

下部垂直到底,孔壁处有黑色物粘着。

36#
发表于 2008-11-28 09:1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11-27 23:08: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CESARCYY先生,您好。

这些黑色的斑点应该是您在解剖的过程中破坏了原晶体结构所致。

至于为什么有的呈现白色,有的呈现黑色,应该是深浅不同的缘故,显现的颜色不同,是视觉反应。盘后与解剖前一致,是 盘的过程中补充了水分所致?。

至于您说的黑色是“吐灰孔道”,那为什么解剖前后都看不见黑色的影子?而且我对照解剖前后的图看了一下,所现黑色斑点的部位大都在“透”的地方,

我的解释还是从“透”的角度来看,这些黑色和白色部分都是晶体空隙。

这些斑块状的透,形成的原因就是“失透”即结构水的缺失所致的。

这是我的个人观点,供您参考

*再提供微觀特寫如附圖(此區尚維持著上手時的原生態),希望也能有所助益...

 

[upload=jpg,良褚玉璧-寶漿局部特寫2a(07-04-09).jpg]UploadFile/2008-11/200811289135430594.jpg[/upload]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10:17:16编辑过]

0.jpg (79.66 KB, 下载次数: 0)

玉斧

玉斧
37#
发表于 2008-11-28 09: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adestone在2008-11-27 23:53:00的发言:

琴,您看的很仔细。

并没有海草沁割断。沁在孔的边缘,角度的问题。

也很想说一下这样的有机炭的沁象:沁丝象有根一样,很深,很细,有晕散状,但形状很清晰的那种,就象枝脉,都很清楚的看到。

您说刃部有海草沁那块地方,已经瓷化。但不知道形成原因。

J版好:

是我用词不恰当,我认为有机碳和海草沁等同;

我指的是这些黑色有机碳在工部位割断的思考;

我推崇LONG老之以真品实像按12字推排物品的真伪,不以物品是否靠近12字中的某几点来检验;

我觉得这很重要,

因为造假者总有几项(点)做的很好的;

主题明确,相差不多。

以上是我看物品起点,说的不对的,请指教,

向您学习。

  照片和实物毕竟是有区别的,在自己确定是真品而别人否认的时候,建议先放上一段时间,再回头上手,或许会有收获。

[em2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9:38:42编辑过]
38#
发表于 2008-11-28 09: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在2008-11-28 9:35:00的发言:

J版好:

是我用词不恰当,我认为有机碳和海草沁等同;

我指的是这些黑色有机碳在工部位割断的思考;

我推崇LONG老之以真品实像按12字推排物品的真伪,不以物品是否靠近12字中的某几点来检验;

我觉得这很重要,

因为造假者总有几项(点)做的很好的;

主题明确,相差不多。

以上是我看物品起点,说的不对的,请指教,

向您学习。

  照片和实物毕竟是有区别的,在自己确定是真品而别人否认的时候,建议先放上一段时间,再回头上手,或许会有收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28 9:38:42编辑过]

 

[em65] 偶学习.

 

 

 

39#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8 13:07: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8 11:29 , Processed in 0.06449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