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才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发一个红山缺口玦,大家还有疑问吗?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7-4-6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孔的机械工具感太重了。

此类开口在市场上已经见到很多了,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区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7-4-7 21:18:00 | 只看该作者

照片看还是误导,孔内熟旧程度与孔外一致,孔内没有一条纹理是平行的,并且每条纹理都不成圆,包括大纹理和小纹理,大家还可注意一下缺口处有线切割痕迹。

该玉玦如果是先开孔后开口,孔内与开口边缘接触位置有楞角是正常的,该玉件外表,内里,工痕熟旧感一至.从实物看不出机械工痕,如有机会可看实物.

13#
发表于 2007-4-7 21:32: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该玉件外表,内里,工痕熟旧感一至了

14#
发表于 2007-4-7 22:07:00 | 只看该作者
15#
发表于 2007-4-9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16#
发表于 2007-4-9 08:32:00 | 只看该作者
玦口的拉痕方向不对,孔内的螺旋纹不对,表面的打磨工艺不对,沁色包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9 8:39:24编辑过]
17#
 楼主| 发表于 2007-4-10 12:23: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观察古玉工艺上质变表象是辨别真古与假古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加以对造型、孔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是进一步断代的依据,不能教条的简单加以否定,即使国家正规出土的标准器,它也仅能代表一个区域、一个部落、一个地理位置、一段时间或一个时间点的时代特征,对于延续数千年、区域广泛的红山文化来讲它好象线段上的一个点,千万不要以偏盖全。

18#
发表于 2007-4-10 19: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7-4-10 12:23:09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观察古玉工艺上质变表象是辨别真古与假古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加以对造型、孔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是进一步断代的依据,不能教条的简单加以否定,即使国家正规出土的标准器,它也仅能代表一个区域、一个部落、一个地理位置、一段时间或一个时间点的时代特征,对于延续数千年、区域广泛的红山文化来讲它好象线段上的一个点,千万不要以偏盖全。

支持!!!!!

19#
发表于 2007-4-10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才洪在2007-4-10 12:23:09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观察古玉工艺上质变表象是辨别真古与假古的本质所在.在此基础上加以对造型、孔痕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是进一步断代的依据,不能教条的简单加以否定,即使国家正规出土的标准器,它也仅能代表一个区域、一个部落、一个地理位置、一段时间或一个时间点的时代特征,对于延续数千年、区域广泛的红山文化来讲它好象线段上的一个点,千万不要以偏盖全。

才友;你上面讲的很对,但看一件东西要全面,要抓重点,此玉白的地方的黑色斑点花纹就不对,是石脏,另孔的工和螺旋纹都不对,在没有什么动力工具的情况下,小孔由于钻磨产生螺旋纹,大孔只需刮磨就能完成,所以不会象如此的样子。我想大家是老网友了。就不客气说一句,像不等于是,购买无皮壳的就更要小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2-2 16:59 , Processed in 0.0507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