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南红山文化官网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石头情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起左侧

谢任南老师教诲!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0-26 22:20:00 | 只看该作者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2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sc_002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过于工整、不是多边形椭圆形、从整个藏品看,料老工不老。
这只是学习的体会。
12#
发表于 2008-10-26 22: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大巫头01在2008-10-26 21:52:00的发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0810252244291579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欢迎石头兄!上图中间是“刀痕”还是什么?

操工工艺很好,然回到“自然态质变”表象中像少了许多变化。是否在方位、受沁、质变再琢磨琢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今天看到一个和石头兄这个一模一样的。

看到的这个最高处大概15CM下直径大概7CM图案也差不多,

晕晕

[em225]

13#
发表于 2008-10-26 23:39:00 |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4#
 楼主| 发表于 2008-11-6 20:34:00 | 只看该作者

任南老师好!

给老师顶上来
15#
发表于 2008-11-6 23:42:00 | 只看该作者

边缘整齐清晰的开裂和非直线曲痕!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m218]

 次:红山文化玉器的表层自然态质变产生多种形态为目测很难观查到的凸凹次生物呈团状、山脉状解理态。融合物及随形浅表多层错位边缘整齐清晰的开裂和非直线曲痕,次生物与玉体应存在明显界线和沟槽呈融化态.次生物分布与出灰点对应内质质变部位,在显微镜下所显现的颜色色彩斑斓,即使在一平方毫米的区域内也是如此,而仿品上的所谓次生则无根无沟槽,边缘模糊,凸起物周身包裹,形状与层次单调.凸起点并非对应内质结构的质变,多附着在同一平面上。不掌握真品自然态微坑特征是区分不了酸腐坑孔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任南红山文化网 ( 京ICP备18011924号 )

GMT+8, 2025-11-9 11:23 , Processed in 0.0508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